摘要:●近日,湖北多地气温逼近30℃。据最新资料分析,我市24日至25日最高气温升至30℃以上,26日夜间至27日有分散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8日最高气温将下降至11℃左右。长安哥提醒:气温过山车将再度发车,大家要关注临近预报,及时增添衣物。详情
今天是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
农历二月廿五
上周,这些政法资讯值得关注
↓↓↓
看点
●近日,湖北多地气温逼近30℃。据最新资料分析,我市24日至25日最高气温升至30℃以上,26日夜间至27日有分散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8日最高气温将下降至11℃左右。长安哥提醒:气温过山车将再度发车,大家要关注临近预报,及时增添衣物。详情
要闻聚焦
●近日,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正式启动。由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的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详情
●3月18日,公安部公布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起典型案例。公安机关提醒个人信息处理者,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和技术措施,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同时提醒广大群众,要妥善保管、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线索的,请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详情
●十堰市2025年体育中考4月1日开考,总分50分计入中考成绩,由平时考核(15分)和现场测试(35分)两部分组成。与往年相比,选考项目由立定跳远调整为50米跑,成为本次考试的最大变化。详情
新闻播报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对2023年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郧西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荣获国家七部门联合通报表扬。详情
●3月20日,中国长安网刊发《湖北河北警方跨越900公里 为古稀老人找回离散33年的家》,聚焦在湖北十堰和河北邢台两地公安机关的通力协作下,72岁的王金花(化名)老人和儿子陈明(化名)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十堰市竹溪县,阔别33年的两个女儿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四人相拥喜极而泣,多年的遗憾和痛楚在这一刻释怀。详情
●3月20日,《法治周末》刊发《十堰郧西检察:为食药安全注入检察力量》,聚焦十堰市郧西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工作,针对有毒有害食品、假药保健品骗局、违规经营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该院加强综合履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注入源源不断的检察力量。详情
政法短波
●近日,十堰法院“荆楚雷霆2025-十堰执行”第4次集中执行行动正式启动。3月18日早上6点开始,行动持续到深夜,全市法院共出动执行干警240人,警车59辆,涉及案件209件,标的总额达3877.64万元。此次行动拘传118人,拘留20人,执行完毕43案,现场执行到位418.03万元,执行和解59案,和解金额760.44万元。此外,集中腾退房屋4间,查封价值约220余万元的车辆及机械设备若干。详情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3月17日,十堰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刑事检察业务培训会,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刑法学分会副会长童德华做专题授课并开展研讨交流。市检察院刑事检察条线全体干警及张湾、茅箭、郧阳区检察院部分刑检骨干参加培训。
详情
●近日,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实验中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法院、公安三家联合把脉会诊,共同为学生与家长们提供交流平台,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并针对家庭教育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详情
●近日,房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带领院未成年人审判团队成员,前往十堰启明学校就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进行座谈调研。据了解,十堰市启明学校为全省首家公益、公办性质的未成年人专门学校。2023年12月办学至今,共接收学生近200名,50余人矫治后重返校园。罪错未成年人“关也关不得,不管又不行”的困局在全省率先破题。详情
●在湖北省第43个“爱鸟周”来临之际,郧阳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干警联合郧阳区林业局、十堰市公安局郧阳区分局森林警察大队前往郧阳区鲍峡镇开展以“守护蓝天精灵,司法护航生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广大群众爱鸟护鸟,用法治力量守护蓝天精灵。详情
法治微光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01号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已经2025年2月21日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强
2025年3月13日
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民、组织依法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务院负责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部门(以下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对公民、组织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指导和服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共同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相关工作。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商务、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收集和发布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国外知识产权信息查询服务。
第五条 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变化等重点信息加强跟踪了解,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为公众提供涉外知识产权预警。
第六条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健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指导工作机构和工作规程,为公民、组织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
第七条支持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参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为公民、组织提供高效便捷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鼓励、引导公民、组织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快速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指导。
第八条 鼓励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提高涉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联合经营等方式在国外设立执业机构,为公民、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涉外知识产权相关服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创造条件。
第九条 支持企业设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互助基金,鼓励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涉外知识产权相关保险业务,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第十条 鼓励商会、行业协会、跨境电商平台等组织搭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开通服务热线,提供咨询、培训等公益服务。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增强法治意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储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进入国外市场,应当主动了解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国务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聚焦企业涉外生产经营活动中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围绕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面向企业开展宣传、培训,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依法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经验和做法,提升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处理能力。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要求,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第十二条 在我国境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应当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等法律规定办理。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第十三条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参与境外知识产权相关诉讼或者受到境外司法或执法机构相关调查,需要向境外提供证据或者相关材料的,应当遵守保守国家秘密、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技术出口管理、司法协助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依法须经主管机关准许的,应当履行相关法律程序。
第十四条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下列事项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
(二)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
(三)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未给予我国公民、组织国民待遇,或者不能对来源于我国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的。
第十五条 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知识产权纠纷为借口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国内政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的组织、个人列入反制清单,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
第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执行或者协助执行外国国家以知识产权纠纷为借口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的歧视性限制措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违反前款规定,侵害我国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我国公民、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第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对利用知识产权纠纷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采取相应措施;对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或者实施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滑动查看更多)
更多政法新闻
来源:十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