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案例小王是个程序员,3个月前他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但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去看医生,感觉自己扛一扛应该就能好。但事与愿违,他的症状越来越重,甚至出现了气喘、咯血、面色苍白,人也瘦了10多斤。他来到感染病科,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他患的是肺结核,还
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案例小王是个程序员,3个月前他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但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去看医生,感觉自己扛一扛应该就能好。但事与愿违,他的症状越来越重,甚至出现了气喘、咯血、面色苍白,人也瘦了10多斤。他来到感染病科,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他患的是肺结核,还说他再不治疗,结核病可能会播散,甚至会危及生命。扫码看结核病科普小知识 扫码看结核病的防与治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目前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结核病患者通常面色苍白,因此结核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因此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肺结核患者咳出的痰中若带有细菌,则可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也就是“开放性肺结核”。除了肺部,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侵犯人体的其他器官和系统。
“内容拓展什么是血行播散性结核血行播散性结核常发生在营养不良的儿童和免疫受损的成年人中,为结核分枝杆菌从原发感染部位经过血行播散的结果,可播散至骨、关节、皮肤、肝、脾、脑、骨髓等,导致多器官受累,病程迁延。据统计,血行播散性结核占所有结核病病例的1%~2%。怎样发现血行播散性结核对于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多部位累及病灶时,须警惕血行播散性结核,应关注患者临床特征,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和多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全身多脏器的受累情况。“误区解读误区1:目前,结核病已经被人类消灭了。这是不正确的。结核病古已有之,只是自20世纪40年代起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目前全球结核病仍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接近20亿,中国也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年轻白领、在校大学生这些通常没有营养风险的人群中,结核病的发病有增多趋势,他们通常有一些共同特点:①疲劳、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体质较差;②认为自己年轻体健,对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不重视,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此外,办公或学习环境空气不流通,也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误区2:结核病症状消失即可停药。这是不对的。抗结核治疗的疗程较长,肺结核一般为6个月,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及肺外结核患者的疗程则要更长;且不正规治疗容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增加治疗难度,使得疗程进一步延长。抗结核只有坚持规范化的全程药物治疗,方可杀灭病菌,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因此,结核病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不可过早停药。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感染病:真相与误区》组织编写: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本书主编: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张文宏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来源:阿娜谈健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