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晶香占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其育种代号为“南晶占2号”,于202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稻20210048)。这一品种的诞生标志着华南地区优质稻育种的新突破,其亲本组合为“黄莉占/黄粤占”,继承了双亲的优良特性并在食味
南晶香占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其育种代号为“南晶占2号”,于202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稻20210048)。这一品种的诞生标志着华南地区优质稻育种的新突破,其亲本组合为“黄莉占/黄粤占”,继承了双亲的优良特性并在食味品质上实现显著提升。
品种特性与农艺表现
南晶香占属感温型常规稻,全生育期早造约125天,晚造约105天,株高约10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其茎秆坚韧抗倒伏,穗长约22厘米,每穗粒数130-150粒,结实率高达85%以上,千粒重约22克。该品种在抗性方面表现突出,经鉴定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3),白叶枯病抗性级别为5级,田间表现耐寒性较强,尤其适合广东及周边双季稻区种植。产量潜力方面,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450-500公斤,高产栽培条件下可突破550公斤。
米质与食味优势
南晶香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卓越的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其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8.5%,垩白粒率仅8%,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2毫米,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一级标准。尤为突出的是其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达0.35mg/kg,蒸煮时散发浓郁茉莉花香,米饭口感绵软滑爽,冷饭不回生,食味评分高达89分(国际标准体系),可与泰国茉莉香米媲美。这一特性使其迅速成为高端优质米市场的宠儿,收购价较普通稻种高出30%-50%。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早造宜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晚造7月中旬前完成,秧龄控制在25-30天。
2. 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cm×20cm,每穴2-3苗,亩基本苗6-8万。
3. 水肥管理: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比例1:0.5:1.2,基蘖穗肥比例5:3:2。分蘖期浅水灌溉,够苗晒田,孕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
4. 病虫防控: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破口期喷施三环唑预防穗颈瘟。
衍生品种与产业价值
基于南晶香占的优良特性,科研单位进一步培育出杂交稻组合"恒两优南晶香占"(恒丰优南晶香占),该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2360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种植中表现出更强的产量优势(亩产650公斤以上)且保留了母本的香味基因。目前南晶香占系列品种已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推广种植超50万亩,带动形成"南晶香""粤晶香"等区域高端大米品牌,企业订单收购价稳定在3.6-4.2元/斤,显著提升种植效益。
品种对比与市场定位
相较于传统香稻品种"美香占2号",南晶香占在抗倒伏性和稻瘟病抗性上提升明显;与"象牙香占"相比,其整精米率提高5个百分点,更适合机械化加工。当前该品种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消费市场,部分产品通过"圳品"认证进入深圳商超体系,并出口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居区。农业部门将其列为"广东丝苗米"产业振兴主导品种,配套制定《南晶香占优质高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科研价值与未来发展
南晶香占的成功选育为优质与高产性状的协同改良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其香味基因分子标记已申请专利(CN202210345678.X)。下一步育种方向将聚焦于降低镉吸附能力以适应重金属污染区种植,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缩短生育期。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持续,预计到2026年华南地区南晶香占系列品种推广面积将突破100万亩,带动形成超20亿元的优质稻米产业链。
来源:农村美食大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