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聊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原已丢240年;幽云十六州已丢430年; 河西走廊已丢600年;云南已丢800年;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北汉人严重分裂。
细聊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原已丢240年;幽云十六州已丢430年; 河西走廊已丢600年;云南已丢800年;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北汉人严重分裂。
谁也想不到,六百多年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少年,捧着豁了口的粗陶碗,在濠州城外的破庙里哆嗦。碗里盛的不是粥,是浮着草根的泥水——这就是后来坐上金銮殿的朱元璋。
都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谁见过要饭的当上真龙天子?这故事比戏文里的《珍珠塔》还离奇:一个爹娘饿死、兄弟离散的放牛娃,怎么就把丢了数百年的幽云十六州、河西走廊全给拾掇回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事儿得从元末的世道说起。那时候的天下,活脱脱像摔碎了的青花瓷盘,裂痕里渗着血泪。
1. 山河碎得让人心疼
中原大地自打北宋靖康之耻后,就像被抢走传家宝的老宅子。240年间换了金人、蒙古人当房东,汉家儿郎在自家院子里倒成了租客。
最憋屈的是幽云十六州,石敬瑭这"儿皇帝"随手送人后,中原门户大开430年,北风裹着马粪味儿直往南刮,活像院门没了锁头。
明前期疆域图
河西走廊更惨,自从唐朝安禄山闹腾完,这条丝绸金带就断成了破布条。六百年里吐蕃人、西夏人、蒙古人你争我抢,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仙子,怕是要被马蹄声惊得摔下云头。
至于云南那头的茶马古道,八百年前南诏国自立门户后,连大理国的段王爷都只活在说书人的折扇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人活得不如牲口
元朝把百姓分成四等,南边的汉人连走路都要让着蒙古人的马。官府收税像薅羊毛,薅得羊皮都见了血。1344年淮北闹饥荒,老朱家半个月饿死三口人,16岁的重八(朱元璋小名)拿草席裹亲人时,天上飞的秃鹫比纸钱还多。后
来他在皇觉寺当和尚,庙里粮食不够,老住持叹着气给徒弟们发路引:"各自逃命去吧。"这话听着,和如今老板说"公司解散"一个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南北隔阂像堵看不见的墙
北方汉人跟着蒙古老爷当差,说话都带着羊肉味儿;南方汉人被叫做"南蛮子",纳的税能压弯扁担。
两边互相瞅不顺眼,比现在网络上的地域黑还邪乎。直到红巾军举事,义军里还分"小明王"、"大周王"各立山头,活像菜市场抢摊位的商贩。
1. 讨饭讨出的生存智慧
您可别小瞧要饭这门学问。少年朱元璋走村串巷时,早把人情冷暖嚼碎了咽下去。他见过地主家的狗吃得比穷人好,知道怎么从恶犬嘴下抢半块馍——这本事后来用在对付陈友谅的艨艟巨舰上,竟出奇地合适。
25岁投奔红巾军那会儿,郭子兴帐下的军官们鼻孔朝天。可重八愣是凭着"会来事儿",把马皇后娶回了家。这事儿告诉我们:职场新人想出头,既要有眼色,也得敢赌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打架打出个新天下
打陈友谅像熬鹰,老朱蹲在应天府(南京)城头,看着鄱阳湖上火光冲天。60万大军?他咧嘴一笑:"当年要饭时,野狗聚得比这还多。"火攻计策说来简单——就像小时候烧蝗虫,风往哪儿刮,火就往哪儿蹿。
收拾张士诚更透着市井智慧。围苏州城十个月,活活把"张百万"饿成瘦皮猴。街坊们都说:"这手法,跟巷口王婆熬阿胶似的,慢火细炖。"
3. 补山河比打天下更难
等坐上龙椅了,老朱看着疆域图直嘬牙花子:云南的梁王还在跳脚,北元残部时不时南下打秋风。派沐英去镇守云南时,他塞给义子一包淮西炒米:"记住喽,治国就像熬粥,火急了糊锅,火慢了夹生。"
最绝的是修长城。他把当年防恶犬的土墙,修成了万里巨龙。有文臣嘀咕劳民伤财,他眼一瞪:"你家院墙漏风你不补?"这话糙理不糙。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龙袍里的补丁
老朱的龙袍里子总缝着补丁,上朝时把破碗供在案头。有次太子嫌粥馊了,他筷子一摔:"你爹要饭时,这碗里的粥能照见人影!"《大明律》里那条"贪污六十两剥皮实草",怕是他见过太多衙役抢百姓口粮。
2. 南北一家亲的土法子
为治南北隔阂,他想了个妙招:让北方官员到南方任职,南方书生去北边科考。这就好比让甜豆花党和咸豆花党换着碗吃,吃着吃着,发现都是黄豆磨的。
3. 老农民的治国经
洪武爷颁布《教民榜文》,内容接地气得可爱:"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各村老人坐村口槐树下,给后生讲孝道。"这场景,活脱脱明朝版《百家讲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金銮殿上的淮西腔
如今逛南京明孝陵,还能听见导游学老朱的淮西口音:"咱本淮右布衣..."这话听着不像皇帝诏书,倒像邻家大爷唠嗑。可正是这个满身补丁的皇帝,把碎成八瓣的山河一点点粘起来。
他或许不懂什么"民族共同体",但他知道:幽云十六州的老农该种高粱,云南的茶马古道要有驿铃响,河西走廊的商队不能断。就像小时候饿极了的人,最见不得别人碗里没饭。
明后期疆域图
所以啊,要说"得国最正",倒不如说"知民最真"。龙椅上的朱元璋,永远记得那个在寒风中攥紧破碗的少年——这大概就是历史最温暖的底色。
写这段故事时,窗外正飘着细雨。忽然想起《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话:"历史的车轮滚过,留下的不仅是成王败寇,还有那些在尘埃里开出的花。"朱元璋的花,或许就开在他始终没放下的那个粗陶碗里。
来源:大鼻子逗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