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终于慌了?60亿回购注销救市,股民:别光说不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23:46 2

摘要:茅台,就是那个一瓶酒能换半平米房、市值能买下半个贵州省GDP的主儿,最近干了件“破天荒”的事:掏出60亿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票,而且不是用来发福利,直接注销!这可是茅台上市20多年来头一遭,消息一出,股民群里直接炸锅:有人说“茅台终于良心发现”,有人骂“左手倒右

茅台,就是那个一瓶酒能换半平米房、市值能买下半个贵州省GDP的主儿,最近干了件“破天荒”的事:掏出60亿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票,而且不是用来发福利,直接注销! 这可是茅台上市20多年来头一遭,消息一出,股民群里直接炸锅:有人说“茅台终于良心发现”,有人骂“左手倒右手忽悠散户”,还有人捧着计算器算“60亿能拉几个涨停”。

先给不明觉厉的朋友划重点:回购注销,简单说就是公司花钱从股市买回自己的股票,然后把这些股票“销毁”,不再流通。这相当于直接减少总股本,让剩下的股票更“值钱”——比如你手里有100股茅台,公司注销10股,你手里的90股就变相成了“浓缩精华版”。按茅台公告,这次回购了392.76万股,均价1527.65元/股,总成本60亿,注销后总股本减少0.3127%。

听着挺唬人?但仔细一琢磨,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茅台是啥?A股“定海神针”,常年霸榜全球市值最高烈酒公司,手里的现金流比很多中小银行还充裕。2023年光分红就分了680亿,相当于每天撒出去1.86亿。如今突然掏出60亿玩回购,还是“注销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股价跌得扛不住了?还是另有深意?

一、60亿回购,茅台“被逼急了”还是“演的戏”?

先看时间点:茅台宣布回购计划是2024年9月,实际完成是2025年8月,整整磨蹭了11个月。这期间茅台股价干了啥?从2024年9月的1800元/股,跌到今年8月最低1408元/股,最大跌幅超20%,市值蒸发了近5000亿!要知道,这可是茅台啊——那个在2021年股价冲上2600元、被基金经理捧为“永远的神”的茅台。股价跌成这样,别说散户扛不住,就连公司自己也坐不住了。

公告里说回购目的是“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这话听着耳熟不?A股公司回购公告里,十家有八家都这么写。但茅台不一样,它是真“不差钱”。2024年财报显示,茅台账上躺着2600亿现金,60亿回购相当于从零花钱里抠出个零头。可问题来了:早不回购晚不回购,偏偏在股价跌了20%之后动手,这到底是“救市”还是“作秀”?

有股民吐槽:“要是真心护盘,去年9月宣布时就该直接梭哈,非要等到股价跌穿1500才慢吞吞买?这操作跟散户抄底有啥区别?”更扎心的是回购均价——1527元/股,比现在股价(假设完成回购时股价1550元)还低。等于说,茅台用60亿在“低位”买了自家股票,然后注销。这波操作,既向市场传递了“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又用最少的钱办了最大的事,不得不说,茅台的财务团队是真会算账。

但散户不傻啊!有人翻出茅台历史:上市20多年,分红总额超3000亿,却从没搞过注销式回购。为啥现在突然“转性”?答案可能藏在两个数据里:一是外资在跑,二是年轻人不喝白酒了。 2024年北向资金减持茅台超200亿,而新生代消费者对白酒的热情远不如父辈。茅台的“增长神话”开始出现裂痕,这时候不拿出点真金白银稳住股价,以后怎么讲故事?

二、注销式回购:A股的“照妖镜”,茅台的“试金石”

在A股,回购这事儿早就被玩坏了。有的公司嘴上喊着“回购10亿”,实际只买1000万;有的回购是为了给员工发福利(股权激励),左手回购右手低价卖给高管;更离谱的是,还有公司一边回购一边减持,把散户当提款机。但“注销式回购”不一样,这是真刀真枪地销毁股票,相当于公司把利润直接“还给”股东,而且是“永久返还”。

茅台这次是“上市以来首次注销式回购”,这个“首次”分量不轻。要知道,A股90%的回购都是“股权激励式回购”,真正注销的不足5%。比如2023年某互联网巨头宣布回购200亿,结果80%用于员工持股,股价该跌还是跌。对比之下,茅台直接注销,相当于告诉市场:“我不是来玩套路的,是真觉得自家股票便宜了。”

但别高兴太早!注销式回购的“疗效”,得看两点:一是规模够不够大,二是能不能持续。 茅台这次注销0.3127%的股份,对总股本影响微乎其微。有券商算过,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注销后每股收益(EPS)仅提升0.3%。啥概念?相当于你月薪1万,突然涨了30块,聊胜于无。要是真想提振股价,为啥不多回购点?比如学苹果,常年拿千亿美金回购注销,那才叫“股东回报”。

说到底,茅台这次回购更像是“表态”而非“救命”。60亿对它来说是小钱,但对市场情绪是“强心针”。最近A股跌得爹妈都不认识了,沪指在3000点反复横跳,这时候茅台站出来说“我觉得股价低了”,相当于给抱团资金吃了颗定心丸:“龙头都动手了,怕个球?”

三、散户别上头:茅台回购≠股价必涨

这两天后台收到最多的留言是:“茅台回购了,现在能上车吗?”“目标价看到2000元?”先给大家泼盆冷水:历史上,回购后股价暴跌的公司多了去了!

远的不说,2023年某新能源龙头宣布回购50亿,结果股价从100元跌到60元;某地产巨头回购10亿,照样逃不过退市命运。回购只是“态度”,不是“解药”。股价涨不涨,最终看的还是业绩。 茅台2024年营收增长15%,净利润增长14%,虽然增速放缓,但依旧是A股“印钞机”。可问题是,市场给茅台的估值已经从50倍PE降到了30倍,还能不能回到曾经的“高估值光环”?

更关键的是,茅台的“基本盘”正在变化。以前喝茅台的是60后、70后,现在年轻人应酬喝威士忌、精酿,甚至奶茶。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5-35岁消费者白酒消费占比从2019年的35%降到2024年的22%。茅台也在搞年轻化,出了100ml小瓶装、冰淇淋,但年轻人买账吗?超市里茅台冰淇淋常年打折,小瓶装摆在货架最底层积灰。

所以,茅台的回购更像是“防守”而非“进攻”。它能稳住股价不跌,但想让股价再创新高,除非业绩超预期,或者来一轮大牛市。散户要是冲着回购追高,小心变成“接盘侠”。 记住:A股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就连茅台也在2022年从2600元跌到1300元,腰斩过一次。

四、A股需要更多“真回购”,而不是“演戏式回购”

吐槽归吐槽,茅台这次回购还是开了个好头。作为A股“带头大哥”,它用注销式回购告诉市场:上市公司不是只会“圈钱”,也该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

现在A股的回购乱象太多了:有的公司玩“忽悠式回购”,宣布回购后股价涨了就停止;有的公司用“高利贷”回购,一边借债一边回购,最后把自己玩崩了;还有的公司回购是为了“配合减持”,高管一边喊“股价低估”,一边偷偷卖股票。这些套路,散户早就看腻了。

茅台的60亿回购,金额不算大,但意义重大。它相当于给其他上市公司立了个标杆:要么不回购,要回购就玩真的——注销!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公司拿出诚意,用真金白银注销股票,而不是搞“左手倒右手”的把戏,A股才能真正摆脱“圈钱市”的骂名,散户才敢放心把钱投进来。

当然,也别对茅台抱有太多幻想。它本质上还是个“周期股”,业绩跟着经济周期走,股价跟着情绪周期动。这次回购能让股价稳住一阵子,但想让A股走出熊市,光靠茅台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真回购”“真分红”的公司站出来,需要政策层面给市场注入信心,更需要经济基本面的回暖。

结语:茅台回购,一场“双赢”的阳谋?

说到底,茅台的60亿回购,更像是一场“双赢”的阳谋:公司用小钱稳住了股价,股东用信心换来了希望。至于散户,与其纠结“现在能不能买”,不如想想:如果连茅台都需要靠回购来“护盘”,这个市场到底缺的是钱,还是信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投资不是追星,别因为公司搞了次回购就盲目上车。但也别太悲观,当龙头公司开始用真金白银“抄底”自己时,或许熊市的尽头,就不远了。 毕竟,连茅台都觉得股价便宜了,你还有什么理由绝望呢?

来源:倪卫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