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泽东和李达既是同乡,也都是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今天帝哥想说说毛泽东和李达在建国后的一些故事。
毛泽东和李达既是同乡,也都是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今天帝哥想说说毛泽东和李达在建国后的一些故事。
李达
1949年12月2日,李达被任命为湖南大学校长,他是被中央人民政府最早任命的一批大学校长之一。不久以后,毛泽东邀请李达到中南海叙谈。在这次谈话中,李达郑重地向毛泽东提出了重新入党的请求(1923年秋,由于种种原因,李达脱离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李达的这一请求,毛泽东并不感到意外,他说:“鹤鸣兄(李达号鹤鸣),你早年离开了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不对的,这是在政治上摔了一跤,是个很大的损失。但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你现在能认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也是很好的。”
毛泽东继续说道:“鹤鸣兄,你的为人我是了解的,你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我们也是知道的。你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创建中国共产党,你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即使是与陈独秀赌气,作出了离开共产党的决定后,你还是一直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这块阵地,这也是很了不起的。特别是你与湖南地下党组织一道,推进了湖南的和平解放,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对此,党是了解你的,人民也是不会轻易忘记你的。”
毛泽东的这一席话,对李达的一生做出了简洁而正确的评价,使得年近花甲的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最后毛泽东说:“鹤鸣兄,我了解你的过去,同意你重新入党,而且我将向党中央建议,你的入党问题直接由中央办理,不要候补期。当然,正式手续这还是要办的。这样吧,今天在座的几位,都是你的湖南老乡,与你都很熟悉,大家都尽一份力。少奇作你的入党介绍人,我、还有李维汉,对你当时的情况最了解,由我们俩来做你的历史见证人,大家说行不行?”在座的刘少奇、李维汉等人都表示赞同。
不久以后,李达正式履行了手续。由刘少奇介绍,毛泽东、李维汉、张庆孚等3人为历史见证人,党中央特别批准李达重新入党。后来李达意味深长地说:“从此我‘守寡’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我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2年11月,李达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运动”爆发后,李达受到了批判,他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
李达
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后来回忆说,他曾3次请示毛泽东,问“李达可不可以批判”,毛泽东前两次均未表态,第三次才表示在武大校内批判一下,但不要点名,也不登报,他还指示王任重“要照顾一下”。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的消息传遍了武汉三镇。7月18日,好心人劝李达去找毛泽东诉说冤情,他想了想说:“我现在这个样子不好去找,去找他,他也不会见我的。”
也就是在这一天,中共湖北省委作出《关于开除混入党内的地主分子李达党籍的决定》。
7月19日下午,李达的血压和尿糖都升到了极限。看守李达的刘某劝他坦白交待,低头认罪,李达说:“我过不了这一关,快死了,斗死算了。我顾不得别人了,死了拉倒,后代也不管啦!”
晚年的李达
李达量完血压后,拉着夫人石曼华的手说:“你去东湖,给毛主席送封信,救我一命。”
石曼华无奈地说:“我出去买菜都有人跟着,我怎么去得了啊!”
李达又对刘某说:“你帮我一次忙,不知肯不肯,就帮这一次忙。”
刘某问:“什么事?”
李达说:“我血压这么高,随时都可能脑溢血,今天气喘病又发作,这是心力衰竭的征兆。我76岁了,死了算啦!你帮我一个忙,救一条命,毛主席在武汉,给我送封信到毛主席那里去。”
随后李达用毛笔写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这么几个字:“送呈毛主席,武汉大学李达。”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主席:
请救我一命!我写有坦白书,请向武大教育革命工作队取阅为感。
此致最高的敬礼!
李达
七月十九日
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信
李达写好信后,将信交给刘某转呈毛泽东。刘某不敢擅自将信直接送到毛泽东下榻的东湖宾馆,而是交给了武大工作队。
7月29日,毛泽东已回到北京,武大工作队的陆舒媏让秘书将李达的信改换信封,以机要档交邮局寄“中共中央毛主席收”,邮寄到了北京。
8月10日,正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毛泽东看到了李达的这封信,他用特制的粗红铅笔在信上作出批示:“陶铸阅后,转任重同志酌处。”当天陶铸又作出批示:“即送任重同志。”
毛泽东的批示起了作用,当权者们允许把李达“押送”去医院,化名“李三”看病。但李达在医院里并没有得到好的照顾,他愤愤地说:“等运动结束后,我们到北京去,向毛主席告状!”
1966年8月24日,李达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去世,享年76岁。
李达的雕像
1971年夏天,毛泽东南巡到湖南时说:“我同林彪同志谈过,他有些话说得不妥嘛……什么‘顶峰’啦,‘一句顶一万句’啦,你说过头了嘛。现在看来还是李达正确,他是反对林彪搞顶峰的。”
正是毛泽东关于李达的隔空对话,使李达的“问题”出现了松动。1974年1月13日,武汉大学举行了李达同志追悼大会。1978年11月12日,党中央批准公开发表毛泽东给李达的3封信的手迹,让世人再次看到这两位党的最早创立者之间的对话,看到了他们曾经深厚的友情。
来源:帝哥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