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通信业,移动通信技术的代际生命周期一般为10年。”信通院(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杨鹏说,由于代与代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在这10年的中间时间点,往往会出现技术过渡中的分水岭。5G-A正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
5月17日,在“聚智向新 开拓共赢——陕西电信5G-A正式商用暨2025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现场,陕西电信宣布在全省率先推出5G-A商用套餐。
什么是5G-A?5G后面多了A,有啥不一样?
“在信息通信业,移动通信技术的代际生命周期一般为10年。”信通院(西安)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杨鹏说,由于代与代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在这10年的中间时间点,往往会出现技术过渡中的分水岭。5G-A正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
5G-A的全称是5G-Advanced,是5G技术的增强版本,具有速率更高、时延更低、连接更稳的特点。和5G相比,5G-A能够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带来更快、更优质的通信体验,并有望实现低成本千亿物联。
多了A,速率究竟有多快?
在全国首条5G-A全覆盖地铁环线——西安地铁8号线木塔寺西站,西安电信云网建设中心工程师李达刚手持终端,进行5G-A网络测速。
实测结果显示,下载峰值速率超4G,车厢内也可保持1.7G。李达刚说,相较于5G,5G-A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快,而且快了10倍,可有效应对地铁短时人流量倍增的信号问题。
从数据来看,5G-A下载的最高速率从5G初期的千兆提升到万兆,可支撑扩展现实、裸眼3D等创新业务需要的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同时,5G-A数据上传的最高速率从百兆提升到千兆,能够支持海量数据全面上云端、直播全民化,以及全息交互的对称体验等。
有了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5G-A正在加速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在陕西落地生根。
在低空飞行监管领域,通过搭建5G-A通感一体基站,将通信、雷达、算力等多种技术融合进一个基站,构建起一张低空连续覆盖的无线网络,可对300米以下、1.5公里左右的空域进行精准感知,并实时反馈飞行数据,准确率达99.99%。
“5G-A技术具备的通感一体能力,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陕西移动技术专家王磊说,这项技术让基站拥有了“千里眼”,可以极大提升无人机的跟踪和管理能力,还能实现低空安全监测及“黑飞”管控,为低空空域开放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陕西移动在西安永兴坊、曲江池和西北大学等人流量大、吞吐量高、业务需求高的区域完成5G-A技术验证,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接近理论峰值;陕西电信将RedCap等5G-A关键技术引入智能矿山场景,在曹家滩煤矿打造“全球首个5G-A智慧煤矿场景应用案例”;陕西联通开展基于5G-A网络的多种应用,在高铁、地铁、景区等打造多个5G-A应用场景。
那么,如何使用5G-A?
为匹配不同用户需求,陕西电信、陕西移动等推出多档位5G-A套餐。办理套餐的用户,可在5G-A网络覆盖良好,且终端支持的情况下,享受更快速的网络。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品牌机型均支持5G-A网络,不会额外收费。
陕西电信总经理上官亚非说,陕西电信加大国补力度,为用户提供更加优惠的体验政策、更加灵活的升级方式。
“近年来,陕西信息通信行业在基础建设、融合应用、服务民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林栋说,5G-A正式商用,标志着陕西迈入“数智融合”新阶段,全省信息通信行业将适度超前布局5G-A、算力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千兆光网升级和入户改造力度,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能源、交通、金融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
目前,陕西已建成5G基站12.6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家庭超1800万户,西安、咸阳等地入选全国“千兆城市”,为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底座。
在产业融合创新上,陕西积极践行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注册企业达838家,标识注册量突破3.74亿个;22个“5G+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优秀案例库,5个“5G+医疗健康”、3个“5G+智慧教育”应用成为全国示范标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走深走实。
作为工信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核心抓手,5G-A将为工业制造、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重点产业带来革命性变革。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勇表示,省工信厅将以《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为指引,立足“政策供给者、资源统筹者、生态构建者”角色,为5G-A发展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支撑,推动5G-A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加速陕西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记者 苏怡)
来源: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