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墨载道,薪火相传。值此之际,我们欣然推出“翰墨丹心三十载——张学礼书法网络作品展”,以笔墨为桥,邀您共赏一位深耕少儿书法教育三十载的教育者与创作者的艺术世界。
笔墨载道,薪火相传。值此之际,我们欣然推出“翰墨丹心三十载——张学礼书法网络作品展”,以笔墨为桥,邀您共赏一位深耕少儿书法教育三十载的教育者与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陈忠康先题字
此次展览作品兼具传承与创新:既有法度严谨的小楷之作,尽显笔墨功底;更有对“书圣”王羲之经典的临习篇章,于笔墨间追寻晋人风骨,还原传统书法的雅致气韵。而数量颇丰的行草书创作,更是张学礼艺术风格的集中呈现——他以宋代米芾书风为切入点,上溯王羲之的灵动,下探明清书法的苍劲,笔势劲健、墨色丰富,在传统脉络中融入个人体悟,尽显潇洒意趣。
著名书法理论家曹宝麟先生题字
尤为珍贵的是,展览得到当代书坛名家的鼎力支持:中国美术学院书法院院长陈忠康、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部主任肖文飞、书法理论家曹宝麟,以及湖北书坛代表金伯兴、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樊利杰等诸位先生纷纷题字,既是对张学礼书法造诣的认可,更为此次展览增添了深厚的艺术分量。
赏字如见人,这些笔墨作品不仅展现着张学礼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折射出他以书法育人、以丹心传艺的教育初心。期待此次展览,能让您在笔墨韵味中,感受传统书法的魅力,亦读懂一位教育者与创作者的翰墨丹心。
张学礼近照
著名书法家金伯兴先生题字
湖北画报董事长陈明华先生题字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学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先生题字
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草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临蔡襄《扈从帖》
小楷1
小楷2
行书唐代诗人曹邺的《北郭闲思》
行草:唐代张旭《山中留客》
行草:唐代韦庄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行书:唐代崔季卿《晴江秋望》
行书:唐代李商隐《月》
行书:唐代高适《别董大》和王维《山中送别》
行书:唐代杜甫《严亲子公宅同咏竹》
行书:唐代崔崔护《题都城南庄》
节临张旭《古诗四帖》
行书:唐代杨万里《望中元晓登碧落堂唐望南北山》
行草书:李白《襄阳曲四首》
临王羲之行穣帖
节临杨维桢《沈生乐府序》
以杨维桢风格创作
张学礼教师在武汉授课地点:
来源:当代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