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知节、20虞世南、21刘政会、22唐俭、23李勣、24秦琼。前期发文已介绍了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秦琼、李孝恭,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李渊的女婿柴绍。
柴绍,字嗣昌,于公元 588 年出生在晋州临汾。其祖父柴烈,在北周时期便官至骠骑大将军,先后担任遂州、梁州刺史,被封为冠军县公位;父亲柴慎,在隋朝时任职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同样备受朝廷倚重。生长在这样的将门世家,柴绍自幼便深受尚武精神与家族荣耀的熏陶。
自童年起,柴绍身体矫健,力大过人,且热衷于研习武艺,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骑射之术,他都练得很好。同时,他为人性格豪爽,行侠仗义,所以他远近闻名。
凭借家族的声望以及自身的出众才能,柴绍年纪轻轻就担任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千牛备身一职,负责太子的贴身护卫工作。柴绍能够担任此职,也从侧面验证了他武艺高强,更需具备忠诚可靠的品质。
或许是听说了柴绍这么优秀,唐国公李渊便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柴绍。李渊的这位女儿,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聪慧果敢,极具胆识,他们的结合,堪称门当户对、珠联璧合。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统治残暴无道,他频繁发动战争,大兴土木,挖运河,致使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般此起彼伏,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素有大志的李渊在晋阳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伺机而动。
大业十三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起兵之前,他秘密派人前往长安,召当时还在京城的柴绍夫妇速来晋阳会合。接到李渊的密信后,柴绍与平阳公主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若一同前往晋阳,目标过大,极易引起隋朝官府的注意,从而遭遇危险。于是他们决定柴绍先行一步,独自前往晋阳投奔李渊,平阳公主则留在长安留下自寻出路。
柴绍踏上前往晋阳的路途后,在途中恰好遇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面对隋朝严密的关卡,心生犹豫,一度想要找个地方先躲避起来,等局势稳定后再做打算。柴绍却坚决反对,他深知李渊的起义计划不容有丝毫耽搁,必须尽快赶到晋阳与李渊会合。在柴绍的耐心劝说下,李建成最终改变主意,三人一同日夜兼程,向着晋阳进发。
当他们行至雀鼠谷时,传来了李渊已经正式起兵的消息。三人听闻此讯,欣喜若狂,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对柴绍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决策钦佩不已。
抵达晋阳后,柴绍立即受到李渊的重用。李渊任命他为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同时兼任马军总管。
在李渊率领起义军向霍邑进军的过程中,隋将宋老生率领重兵据险死守,凭借坚固的城池和险要的地势,成为唐军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柴绍主动请缨,率领少量精锐骑兵,悄然逼近霍邑城下,仔细观察宋老生的布防情况。返回营地后,柴绍向李渊及众将领分析道:“宋老生虽有匹夫之勇,但缺乏谋略。我军若到,他必定会出城迎战,只要他出战,我们一定能将其击败。”
随后,李渊派兵挑战,宋老生宋老生果然中计,他出城追击,被唐军前后夹击。最终他被唐军斩杀,霍邑城顺利被李渊攻克。
攻克霍邑后,柴绍继续跟随李渊的大军,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略地,每战都奋勇争先,多次率先登城破阵,柴绍因功被加授为右光禄大夫。
此后,唐军攻克了长安,李渊拥代王杨侑即位,李渊自领大丞相,封唐王。李渊大赏这些一路追随的部下,柴绍因功封临汾县公。
唐朝建立后,李渊称帝,是为唐高祖。柴绍因屡立战功,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他的妻子平阳公主也因组建娘子军并立下不小的战功,被封为平阳昭公主,夫妇二人各自带领军队,开设幕府,成为唐朝初年的一段佳话。
唐朝建立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各地仍存在着众多割据势力。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巩固唐朝的政权,柴绍继续跟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平薛举父子,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为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柴绍因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霍国公,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武德六年,吐谷浑侵扰唐朝边疆,柴绍奉命率兵前去救援。期间,柴绍与吐谷浑作战,被围困在一山谷中,在这危机时刻柴绍冷静用计迷惑对方,然后突然袭击并大破吐谷浑,最后逼得吐谷浑不得不归附唐朝。
此后,突厥不断入侵唐朝边疆,柴绍奉命继续在这里抵御突厥,并多次打败突厥。
李世民继位后,他大封功臣,柴绍实封一千二百户。
贞观二年,突厥内部争斗,无力再保护割据势力梁师都。唐太宗李世民写信劝降他,但是遭到拒绝。敬酒不吃吃罚酒,于是李世民让自己的姐夫柴绍领兵讨伐力梁师都,柴绍不负使命,成功大破梁师都以及来援的突厥军,最终梁师都被杀,柴绍顺利拿下朔方郡。
贞观三年,柴绍再次跟随李靖出兵消灭了唐朝的宿敌东突厥。
贞观七年,柴绍加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改封谯国公。
贞观十二年,柴绍病重,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前去探望他。不久后柴绍去世,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来源:文史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