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9年,玄奘西行取经“偷渡”凉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8:06 2

摘要:公元629年(贞观三年),著名佛教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印度)求取佛经原典,途经凉州时受阻,后在高僧慧威的帮助下成功“偷渡”凉州,最终得以顺利到达天竺。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著名佛教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印度)求取佛经原典,途经凉州时受阻,后在高僧慧威的帮助下成功“偷渡”凉州,最终得以顺利到达天竺。

据《大唐西域记》记述,唐代凉州是河西走廊上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从长安出发沿丝路西行,凉州是必经之地。当时,唐朝建国不久,西北边境不稳,朝廷严禁百姓私自出关,可见玄奘西行并未获得官方批准,亦无任何通行证件。因此,当他到达凉州时,实际是被“困”于此。

滞留凉州期间,玄奘应邀开坛讲经。他精湛的学识和口才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他在凉州名声大噪,同时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时仼凉州都督李大亮得知一位来自长安。名叫玄奘的僧人欲出关西行,便遵朝廷法令勒令其返回长安。

就在玄奘深陷绝境之时,凉州高僧慧威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慧威派弟子慧琳和道整秘密护送玄奘离开凉州。他们昼伏夜出,风餐露宿,避开官道,专走小道,历经十数日,总算到达瓜州,直至走出国境。

相传,《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地都要倒换关文,正是源于玄奘“偷渡”凉州的真实历史。

来源:陇上故事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