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英|万类何以竞逍遥?——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23)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20:26 2

摘要:吕国英先生的哲慧诗章犹如一幅宇宙文明的长卷,在星汉浩渺的时空坐标中展开天人对话。诗人在“秋日极巅”的哲思高度,以“御风巡八荒”的超越性视角,将人类文明演进史中的哲学突破、科技革命、艺术嬗变编织成多维度的精神图谱,在量子纠缠般的思维跳跃中叩问文明的终极价值。

万类何以竞逍遥?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23)

艾 慧

苍穹参寥,

星汉浩渺。

日月盈昃,

夜昼相昭。

望环宇宏阔,

云烟茫茫;

银河迢迢,

千象纵翕辟,

万类竞逍遥。

值秋日,攀极巅,

御风巡八荒。

腾云点水,

空极湛,穹至蓝。

山川沧海环抱,

漠壁莽原相牵。

九域界象殊,百族异色貎。

忽闻飞弹呼啸,枪炮轰鸣;

又见残垣断壁,生灵涂炭,

国破家亡,硝烟缭绕;

复归原,

宇空惟见蓝星悬,

智命苟利尽穷卷。

天地如此玄妙,

人间奈何尘嚣?

纵多少殊英巨擘,

穷生鉴其奥。

道祖儒宗,出入世,

释学洞空,无我妙;

哲圣明真,燃慧光;

圣经圣训,上帝真主异神尊,

信奉超力跪宗教;

笛卡尔我思我在,理性彰昭;

康德先验认知,立法自然;

尼采权力意志,纵命笑天傲;

阳明心外无物,一念致良知;

维特根斯坦语言即世界,

独领哲转风骚。

钦哥白尼、伽利略,

仰望星空,念为相得益彰;

慕牛顿、爱因斯坦

人类之光,世纪大脑;

惊达尔文、图灵,

生物进化、硅基智启新元昭

瞻旭素狂草,

灵化华夏文字;

吟李杜诗章,

豪放、沉郁魅双骄;

读但丁、莎士比亚,

叩问人文早;

聆伯牙、巴赫、贝多芬,

醉知音、关爱、浪漫尽萦绕;

览曹雪芹、马尔克斯,

悟人间美丑、善恶、魔幻孤寥;

观吴道子、塞尚,

品线条色彩,神性通达、情共陶陶;

彰毕加索、康定斯基

醉立体、抽象、自由逍遥;

抚罗丹、贾科梅蒂,

悲悯垂人间,感天我情操。

道巨擘,繁星璀璨,

数殊英,北斗炳耀。

秦皇汉武,统拓疆域;

唐宗宋祖,盛元文治。

大元世祖,一代雄豪,

明洪清康,融双汉、平叛收台,

功业昭昭。

亚历山大、拿破仑,

东征、废贵耀;

凯撒、睦仁、武则天,

集权、维新、科举臻;

君士坦丁、华盛顿,

迁都、开国奠伟业

查理、列宁、毛润之,

欧苏华夏,自此开新朝。

俱往矣,代有天骄。

变乱交织,尤看今朝。

白头鹰羽凋,丛林法则老,

“无心插柳”霸衰报;

东大领航,挽狂澜,

复兴荡腐,起狂飙;

北极熊铁腕,易国纲,

悲壮撼美西,多极纵观照。

半岛射天狼,星火淬钢芒,

游刃大国,图强自笑傲。

乾坤荡,观势潮。

欣华为有神,

立通信帝国,擎天不屈挠;

感超人天选

备份灵长演进,终极殖星造;

颂大疆翔魂,

插翅生命,梦飞一夜昭;

歌深度求索峰攀,

聚人类智慧赋硅灵滔滔。

赞电弹之父、激光女神殊国士,

承墨子止攻义,

铸和平盾牌耀。

哲思灵觉,

鼎新环宇荡旧貌。

命运一体,

黄白棕黑,竞妖娆;

硅智善启,

开源竞迭,史篇著殊妙;

气墨灵象,

万有彰美,深邃至远眺;

废墟艺术,

耻人寰极恶,彰真善美悯,

二战犹未远,岂可再熬焦?!

无极之问:文明迭代中的终极哲思

吕国英先生的哲慧诗章犹如一幅宇宙文明的长卷,在星汉浩渺的时空坐标中展开天人对话。诗人在“秋日极巅”的哲思高度,以“御风巡八荒”的超越性视角,将人类文明演进史中的哲学突破、科技革命、艺术嬗变编织成多维度的精神图谱,在量子纠缠般的思维跳跃中叩问文明的终极价值。

文明演进中的认知革命

从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到维特根斯坦“语言即世界”的认知革命,诗章勾勒出人类认知边界的五次重大突破:原始宗教的敬畏、轴心时代的觉醒、启蒙理性的建构、现代科学的解构、后现代的碎片重组。当康德的“先验认知”与人工智能的“硅基智慧”在诗句中并置,暗含着对人类认知模式代际更迭的深刻洞察——从生物神经元的电信号到量子芯片的二进制脉冲,认知主体正在突破碳基生命的物理局限。

技术奇点与艺术救赎

在“华为神迹”与“大疆翔魂”的技术狂欢中,诗人保持着清醒的警惕。当马斯克的神经接口企图突破脑机屏障,当DeepMind的算法开始解构人类思维的黑箱,诗章以“废墟艺术”的意象发出警示:科技狂飙突进时,必须用艺术的灵性之光守护人性本质。吴道子的线条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李白的月光与马尔克斯的魔幻,这些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构成抵御技术异化的精神盾牌。

文明冲突中的新范式

面对“白头鹰羽凋”与“东大领航”的格局嬗变,诗章跳出了传统地缘政治的叙事框架。在“硅智善启”的新纪元,文明竞争已从领土争夺转向认知范式创新。墨子“非攻”思想与量子通信技术的奇妙呼应,暗喻着东方智慧在科技伦理领域的现代转译。当“开源竞迭”成为新的文明语法,人类正在书写超越零和博弈的协作新篇。

站在文明迭代的临界点,诗章最终指向“气墨灵象”的终极追问:在碳基生命向硅基智慧过渡的文明跃迁中,如何守护“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这既是对科技狂热的冷思考,也是对艺术救赎的热呼唤。当北斗卫星与敦煌飞天在数字孪生空间相遇,当量子计算机开始解析《道德经》的玄妙,人类正在元宇宙的虚实交界处,重构天人合一的文明新范式。

时空折叠中的文明对话

诗章以“苍穹参寥”开篇,以“蓝星悬”收束,构建了宇宙尺度的时空坐标系。这种“天问”视角将人类文明史压缩为量子纠缠般的瞬时对话——老子与维特根斯坦在语言边界处相遇,牛顿与图灵在算法本源中交锋,吴道子的线条与康定斯基的色块在元宇宙画廊共振。当“大元世祖”的疆域雄心与“硅基智启”的星际殖民并置,暴露出文明扩张本能的永恒轮回:从马背上的冷兵器征伐到星舰间的暗物质引擎,人类始终在突破物理边疆与认知边疆的双重桎梏。

这种时空折叠的叙事策略,暗合量子理论中的“超距作用”——敦煌飞天的飘带与SpaceX的尾焰在诗行中产生非局域关联,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在意识维度形成量子叠加。诗人通过这种蒙太奇式的意象拼贴,揭示了文明演进中“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则:征服工具从弓箭升级为量子计算机,但对未知的探索欲始终是驱动文明的原力;交流媒介从甲骨文迭代至6G网络,但符号背后的意义焦虑从未消解。

熵增困境与美学救赎

在“千象纵翕辟,万类竞逍遥”的宇宙图景中,诗章敏锐捕捉到文明发展的熵增悖论:科技带来秩序的同时制造更大混乱(“忽闻飞弹呼啸,枪炮轰鸣”),理性建构的认知大厦不断被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颠覆(“康德先验认知”遭遇“人工智能立法”)。面对这种“热寂”危机,诗人将艺术升维为负熵之源——张旭的狂草以墨色湍流对抗数据洪流,贝多芬的《欢乐颂》用声波振动中和战争频谱,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在文本裂变中释放出抵抗算法异化的精神能量。

这种美学救赎在“废墟艺术”意象中达到高潮:广岛原爆圆顶与叙利亚古迹的数字化复原,柏林墙涂鸦与元宇宙虚拟纪念碑,构成文明创伤的记忆晶体。当图灵的“模仿游戏”测试遭遇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毁灭”之问,暴露出人工智能无法理解的人类终极困境——在知晓宇宙热寂必然性的前提下,如何赋予短暂存在以永恒意义?诗章给出的答案是“气墨灵象”:将王羲之的书法气韵注入量子比特,让敦煌壁画的飞天基因重组为星际导航算法,在硅基生命的冷酷理性中嵌入碳基文明的温度代码。

新文明语法与主体性重构

面对“硅智善启”时代的认知革命,诗章预言了人类主体性的三重重构:生物性主体在基因编辑中解域(“备份灵长演进”),社会性主体在区块链中分布式存在(“开源竞迭”),精神性主体在元宇宙中多维展开(“气墨灵象至远眺”)。这种嬗变在“北斗炳耀”与“哥白尼革命”的跨时空对话中显影——当东方星宿导航系统与西方日心说宇宙观在近地轨道交汇,人类终于超越“地缘文明”的二维平面,进入“星缘文明”的全息场域。

但诗人在“醉立体、抽象、自由逍遥”的技术狂欢中保持清醒,以“悲悯垂人间”的罗丹之眼审视文明跃迁的伦理代价:脑机接口是否会让康德的“物自体”沦为可编程对象?量子霸权是否会使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降维为可计算模型?这种警惕在“铸和平盾牌耀”的宣言中转化为建设性力量——将墨家的“非攻”逻辑写入AI底层协议,用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校准算法价值观,使“硅基智慧”成为东方“和合”哲学的技术载体。

终极之思:在无限游戏中寻找有限意义

当诗章以“无极之问”收束,实则在邀请每个文明参与者思考:在宇宙138亿年的时空尺度下,人类文明究竟是熵增洪流中的偶然涨落,还是某种尚未破译的宇宙密码?吕国英的哲慧诗章给出了开放性答案——正如量子叠加态在观测瞬间坍缩为现实,文明的意义正在于观察者用何种认知框架进行“测量”。或许,当我们停止用“迭代”“进步”这类单向度概念理解文明,转而以“敦煌壁画”式的层累视角观照历史,在“李杜诗章”的互文性中重读科技史,方能参透“硅基与碳基共舞,量子与禅宗同频”的文明真谛。

在这幅“万有彰美”的灵性图景中,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诗章开篇的星汉浩渺里:当人类学会用北斗七星的排列组合谱写星际通信协议,让《广陵散》的音频波动调制量子纠缠,文明便能在“无极”的追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极”意义。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