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省教育厅公布《海南省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停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拟明确台风天气建议停课条件,建议复课条件及暴雨天气启动自动停课机制条件。《指导意见》公布后引起了众多家长、老师和网友们的热议。
南海网记者 杜倬荷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海南省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停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拟明确台风天气建议停课条件,建议复课条件及暴雨天气启动自动停课机制条件。《指导意见》公布后引起了众多家长、老师和网友们的热议。
大家尤其关注的是,《指导意见》提出,台风、暴雨达到停课级别期间,对于已到校的学生,除家长主动要求外,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家长到学校接回学生。对于因特殊情况需要留在学校的学生,学校要指派专人负责照护,并做好基本的生活保障。
观点一:“非常积极地回应了几个痛点,很棒!”
3月22日,南国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发布该新闻后,阅读量超10万人次。
针对《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台风天气建议停课条件,许多家长表示认可和赞同。“以人为本,为家长和学生考虑,挺好的!”三亚一学生家长张先生说道。
海口一学生家长林女士对《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对于已到校的学生,除家长主动要求外,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家长到学校接回学生”等内容表示认可。
“家里离学校远,每逢暴雨天接送孩子非常不方便,有时送孩子到校了才收到停课的通知。如果能采取相应的举措,会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也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林女士说,希望能尽快落实相关政策。
“这个政策很好,风大雨大但没达到停课要求的,建议适当调整孩子的到校时间。”海口一学生家长吴先生说。
部分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非常积极地回应了几个痛点,很棒!”“这个举措很有必要,为教育厅点赞!”“挺好的,早应该这样,幼儿年纪小,台风天送去上学很危险,小学生也是一样的。”“之前的建议都采纳了,也更加人性化、具体化了,实施的时候希望停课通知能迅速、准确,提前一点通知家长。”
不少学校的老师也对《指导意见》予以支持的态度。
“明确的停课标准能提高效率,让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安全隐患。”海南中学澄迈附属小学教师苑雪微说。
陵水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一名语文老师表示,学生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台风和暴雨天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明确停课复课条件,能让老师和家长都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心里踏实多了。“像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自动停课,避免了学生在危险天气中往返学校,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观点二:“停课需提前通知,教职工安全也要保障”
对于《指导意见》提出的相关停课复课条件,部分家长和网友认为,采取相应措施是好事,但需要提前通知。
“希望教育局能尽快发布通知,这样学校可以弹性停课,给家长预留接孩子的时间提前多一点。对于没有时间正常接回的学生,学校要进行妥善管理,让家长安心。”海口一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如果已有台风橙色以上预警,可以提前通知孩子在家学习,不要等到老师、学生已经到校后才通知停课,因为家长顶风冒雨接送孩子一路很辛苦也很危险。”海口一学生家长梁女士表示。
定安某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谈到,总体来说,征询意见的内容还是比较积极的,台风天或暴雨天来临时天气都会提前预测,停课也应该提前通知,避免往返折腾学生和家长。
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台风跟短时强降水不一样,台风天气学校应当组织全部学生离校回家,要求留校学生的学校相关部门做好生活保障。临时的暴雨天气可以稍微保守一点,住宿生停课留校,走读生停课在家,以保障学生的安全。
有部分网友提出,支持幼儿园以台风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为停课条件;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以台风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为停课条件。但如学校未及时通知,台风暴雨已到达,不应强制学生返家、强制家长来接,学校应做好保障措施。
还有网友表示,教职工的安全也要保障:“台风停课后,如果学生都离开校园了,就不要安排教职工值班了。台风过后,教职工会积极参加灾后重建的工作的,门窗、座椅板凳以及教学设备坏了可以再维修,但不能让教职工因为保护校园而受伤。”
“停课提前通知是必须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发布了停课通知,家长不及时接,学生要给谁管理?”某网友提出,停课和停工往往是同步的,大家应该相互理解支持,在特殊时期要特殊对待。
还有网友提出:“希望各校不得强制要求通行不变的老师返校打卡或参与工作,要保障教师安全。”
观点三:“注重停课的灵活性,政策需要再细化”
关于《指导意见》的实施标准,部分家长、老师和网友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有网友指出,《指导意见》里须将停课时间具体化,避免出现在台风、暴雨天气,发生刚送孩子去学校一小段时间又接孩子回来的情况。
“既然出台方案,就要把细则做好。关于特殊情况是哪些情况?这个必须指明。指派专人照顾和基本的生活保障的经费从哪里出?”
“幼儿园是黄色预警以上停课,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是橙色预警以上就停课,但《指导意见》里没有写具体的停课时间,是发布预警的当时就开始停课?还是发布预警以后多久时间开始停课?”
“‘各地各校要注重停课的灵活性,弹性接送学生,不影响家长上班。家长可在停课信号开始至正常放学时间段内到学校接学生回家。’这段表述不够周密,假如说家长方便接孩子的时候,恰好是大风大雨来的时候,怎么办?给不给家长来接?如果接了出安全事故怎么办?”
还有网友提出:“对于要不要停课,相关部门应当机立断。等学生、老师已到校再通知停课,中间的安全责任无法划分明确,不便管理。”“如果遇上超强台风,路况严重,建议停课多天。道路基础设施有待修整,存在很多隐患,上学不安全。”
对此,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指导意见》如何确保标准执行的一致性,不同地区可能受灾情况不同,是否会有灵活调整的空间?”海南中学澄迈附属小学教师周丹提出,家长和学校之间可能需要更多的沟通机制,以保障信息及时传达。另外,停课后的线上教学安排是否到位,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在苑雪微看来,复课条件也很重要,避免天气好转后复课拖延,影响学习进度。“考虑到各市县情况不同,能不能对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流量补贴,保障线上学习可及性?”
“《指导意见》对于恶劣天气下的停课复课工作进行统一规定,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教师王彦豪认为,可以对各市县及各学校的应急处置统一标准,做到在面对恶劣天气的突发情况时处置得更加临危不乱,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保护学生和家长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个《指导意见》非常好!是教育治理精细化的进步,但需在标准化与灵活性、应急响应与教育连续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海南中学澄迈附属小学教师苑崔书瑜表示,若能配套建立灾害教育课程体系,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将更利于培养师生防灾意识,形成“预警-应对-提升”的良性循环。
事关台风暴雨天停课复课条件!海南公布征求意见稿
南海网3月22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近日,省教育厅公布《海南省教育系统应对台风暴雨极端天气停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拟明确台风天气建议停课条件,建议复课条件及暴雨天气启动自动停课机制条件。
据悉,《指导意见》适用于指导全省各地气象部门发布台风红色、橙色、黄色预警信号,暴雨红色、橙色预警信号(以下统称“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两类极端天气对应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的停课安排及安全防范工作,但不适用于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后的国家和省的统一考试安排。
《指导意见》提出,台风、暴雨达到停课级别期间,对于已到校的学生,除家长主动要求外,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要求家长到学校接回学生。对于因特殊情况需要留在学校的学生,学校要指派专人负责照护,并做好基本的生活保障。
停课期间,原则上学校不安排上新课,保障未到校学生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学校不得因停课对学生作迟到或旷课记录。各地各校要注重停课的灵活性。弹性接送学生,不影响家长上班。家长可在停课信号开始至正常放学时间段内到学校接学生回家。
台风
由于台风形成时间较长,影响较为持久,各地学校(省、厅直属学校实行属地管理)停复课应根据本地气象部门发布及解除的预警信号作出安排。
《指导意见》建议停课条件:幼儿园以台风黄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为停课条件;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以台风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信号为停课条件。建议复课条件:各地学校在当地气象部门解除相应停课级别预警信号后,且在学校水、电、通讯、道路畅通的前提下结合其他安全保障条件科学制订复课方案。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将本地学校停复课情况在停复课措施生效后1小时内上报省教育厅备案。省、厅直属学校停复课情况在停复课措施生效后1小时内报省教育厅各业务处室及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处。
暴雨
暴雨方面,因本省暴雨具有过程强度强、时效短的明显特点,暴雨预警信号生效期及结束后短期内可能直接致灾或诱发次生灾害,为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各市县要建立暴雨预警信号自动停课机制。
关于复课安排,各地各校应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复课,各地各校停复课情况应第一时间上报省教育厅备案。
《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暴雨分级停课机制。一是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叫应。市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学校应通过家长群或其他方式将预警信息、学校内部和周边现有地质灾害点及风险隐患点分布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学生。学校和家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生离校、在校和返校。学校不得因此对学生作迟到或旷课记录。
二是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叫应。市县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学校应通过家长群或其他方式将预警信息、学校内部和周边现有地质灾害点及风险隐患点分布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学生。受影响区域学校自动停课。已到校学生服从学校安排;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上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选择安全场所躲避。学校不得因此对学生作迟到或旷课记录。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马玉琴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