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邻里间有小摩擦,要么憋在心里生闷气,要么争执起来伤和气,自从有了‘刚刚好睦邻室’,坐下喝杯茶、聊聊天,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家住河西区柳林街龙天园社区的王阿姨逢人就夸社区里的“刚刚好睦邻室”。这个面积不大却充满温馨的空间,如今已成为居民化解矛盾、增进感
“以前邻里间有小摩擦,要么憋在心里生闷气,要么争执起来伤和气,自从有了‘刚刚好睦邻室’,坐下喝杯茶、聊聊天,问题不知不觉就解决了!”家住河西区柳林街龙天园社区的王阿姨逢人就夸社区里的“刚刚好睦邻室”。这个面积不大却充满温馨的空间,如今已成为居民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共享服务的 “社区暖心站”。
龙天园社区作为典型的老旧社区,老年居民占比高、邻里互动频繁,难免出现楼道堆物、噪音干扰、家庭琐事等 “小矛盾”。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很容易演变成影响社区和谐的“大隐患”。
自2022年起,龙天园3号楼1、2单元的居民陷入了一场“噪音噩梦”。每至夜深人静,莫名的敲墙声便会悄然响起,这声音时而尖锐,时而沉闷,毫无规律可循,大多在夜里11点到次日4点出现,严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不少人因此患上了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
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刚刚好睦邻室”组织了一场大规模排查行动。在走访过程中,居民们各抒己见,反映的情况五花八门。于是,民警与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紧急碰头,再次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决定建立龙天园3号楼1、2门小群,将全部28户居民拉入群中,共同找出噪声来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次排查时,工作人员发现某户居民家中有一台使用长达十余年的冰箱,放置在客厅且离墙壁极近。冰箱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很可能通过墙壁传播,影响到其他居民。民警当即与房主沟通,一同将冰箱向外挪动了15公分。第二天晚上,噪音彻底消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生活。这场持续两年的噪音扰民难题,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到了有效解决。
说起“刚刚好睦邻室”的由来,就得介绍一下郑刚和徐士刚这两位核心人员。郑刚是龙天园社区的资深管片民警,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基础好,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社区里哪家有老人需要照顾、哪栋楼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他都门儿清。居民们常说:“看到郑警官的身影,心里就踏实。” 而徐士刚既是天津市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党支部书记、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还是龙天园社区的“老住户”——平时办刑事案件、接群众法律咨询,专业又耐心;回到社区,他总想着为邻里多做点事,谁家遇到法律难题,他都愿意搭把手。
一个是熟门熟路的 “社区守护者”,一个是懂法懂理的 “法律贴心人”,两人的搭配堪称“刚刚好”。“之前社区里有矛盾,要么我在调解时缺些法律依据,要么居民找徐检察官咨询时,又需要对接社区情况。”郑刚笑着说,自从两人联手打造 “刚刚好睦邻室”,遇事一个讲人情、一个讲法理,居民们听得进去,问题也解得更顺。截至目前,睦邻室已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各类问题87起,调解成功率达97%。
除此之外,徐士刚及其专业团队成员还经常为社区青少年和家长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确地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提高法律意识;同时还多次为居民解读《民法典》《刑法》等对于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一系列普法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为构建和谐社区、法治社区贡献力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步“刚刚好睦邻室”将深度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多维度化解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以实际行动守护百姓平安。
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