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以和李白争胜,是“神品”。最喜欢王昌龄的边塞诗,每一首都充满霸气,他的诗能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以和李白争胜,是“神品”。最喜欢王昌龄的边塞诗,每一首都充满霸气,他的诗能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一生充满坎坷,多次惨遭被贬,但是他依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送别朋友时,曾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以客观的态度宽慰朋友。其实王昌龄是一个性格很豪爽,直来直去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会担心被暗伤,反而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
李白和王昌龄是好友,和孟浩然也有深厚的友情,在与人交往中不虚伪,反而经常以真心相待。
可以说王昌龄的很像快意江湖的侠客,他身在江湖,不拘小节,人也洒脱,也因为这样的性格惨遭被人排挤,仕途不顺。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这种自己的耿直,孤傲的一面,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不会随波逐流,始终坚持的自己的本心。
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写出那么豪气的边塞诗,可以说首首都是经典。
也可以从边塞诗中感受到他很爱国家,也看重大义,尤其是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深深的感动了世人。
王昌龄是有豪情,雄浑霸气的一面,但也有柔情的一面,他的这首诗《采莲曲》充满灵动,给人呈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也呈现出少女梦的天真活泼,让人读完心情舒畅,被那绝美的景色陶醉。
采莲曲
王昌龄·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词译文
那采莲的少女绿色的罗群融入到田田荷叶当中,仿佛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当中,相互映照。
采莲少女混入莲池中不见了的踪影,听到歌声响起才知道原来早已经有采莲的人来了。
诗词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少女采莲的场景,不过诗人并没有直接正面描写,而是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的绝美画卷。
那时王昌龄正处在仕途坎坷时,被贬到龙标,也就是现如今的湖南黔阳。
有一次王昌龄出游时,无意间看到当地酋长的女儿阿朵和采莲少女们在一起采莲。
看到少女们的纯真活泼,无忧无虑的样子,深深的吸引了王昌龄的心,使他的心情也格外的愉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昌龄写下了这首《采莲曲》。
这首诗当中不仅写了少女们的天真无邪,也写出采莲女既是劳动者,也是天真无邪美的化身,在读诗的时候,脑海中便会呈现出一片欢乐的画面。
少女们和莲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暗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王昌龄通过这首诗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虽然这首诗简短,但是却让人感到非常的开心,愉快,使情绪不由自主的便融入彩莲的快乐工作当中。
可以说这是王昌龄最温柔灵动的一首诗,相对其它诗的霸气,这首诗宛如一滴泉水滴入心间,是那样的纯粹而干净,不由自主的便引起人的共鸣。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