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儿子、孙子,一定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切不可嫌弃、打骂、虐待父母,与长辈较劲,与长辈过不去。不懂得孝敬、尊重长辈的人,他们的人生和日子是灰暗的,不好过的。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儿子、孙子,一定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切不可嫌弃、打骂、虐待父母,与长辈较劲,与长辈过不去。不懂得孝敬、尊重长辈的人,他们的人生和日子是灰暗的,不好过的。
我那个小堂哥、侄儿就是生动的例子。我伯母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有自己的孩子了。伯母、伯父就跟着小儿子一起吃住。也许伯父年纪大了,老糊涂了,他话很多,整天嘴巴不停,东骂西骂的。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与小儿子格格不入。为此,小儿子嫌弃他,打骂他。自从伯父去世后,小堂哥好几年之久,经常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日子过得好艰难,好辛酸。眼看40不惑了,但一直娶不到老婆。后来托人做媒才娶到一位农村女人。当时小堂哥快40岁了,差点打光棍。而小堂哥好不容易娶的女人,也38岁了。皮肤黝黑,打扮土里土气的,十足的村姑。村里人暗地里取笑小堂哥,总比打光棍好。可是几年时间过去了,堂哥老婆总是流产,一直怀不上孩子。他们到处求医问药,但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村里人建议他们去算算命,问问仙公、仙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不算命才好,一算简直让他们大惊失色,悔不当初。那位50多岁的仙婆脸露难色对堂嫂说,你家男人以前是不是经常打骂父亲?你家公在阴间说他整天受人欺负,吃不好睡不好住不好。他要整一下那个不孝小儿子,让小儿子断子绝孙。除非小儿子向他认错、道歉,才宽恕、原谅。
此后几年,每逢清明、重阳节去扫墓。小堂哥必买一千多元钱的炮仗、纸钱、成套高档的寿衣、小车、纸房子祭祀老父,且跪在老父坟前,哭哭啼啼,虔诚认错。看他一个大男人的,低微悲恸得像个可怜的死囚。他昔日威风暴躁的脾气荡然无存了。旁边的亲人暗自偷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小堂哥到坟前祭祀伯母
说来也怪,不知道小堂哥是不是感动了老父的灵魂,取得了老父亲的原谅。后来,小堂哥连续生了三个孩子,第一个是男的,第二个是女的,第三个是男的。真是儿女双全呵,算比较幸运的了。
反之,小侄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结婚6、7年了,一直没有孩子,不知道是他的原因,还是他老婆的原因。二伯父母担心死了。我觉得他也是不尊重、不孝顺奶奶的原因吧。
由于小堂哥是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伯母处处护着他。有好吃好穿的,在经济上优先照顾小儿子。天长日久,伯母与其他两个儿媳妇、孙子、孙女之间矛盾越来越大。伯母埋怨他们不孝顺,占便宜,逢年过节不给钱。而两个大媳妇责怪伯母小心眼,拨弄是非。说伯母偏心,不爱护另两个儿子的孩子们。为此,伯母与儿媳媳之间、妯娌之间经常争吵。特别是二堂哥小儿子与伯母争得最凶,几乎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甚至非常难听的话都骂出来了。他们争吵的时候,诸如“绝灭”,“龟孙子”,“老巫婆”,“老不死”的话也经常听到。好几年了,伯母与二堂哥家老死不相往来。小侄子始终不肯认伯母为是自己的奶奶,逢人就说气话:我没有奶奶。
斋公为伯母办法事
斋公为伯母办法事
伯母坟墓
斋公们为伯母办法事。
斋公为伯母办法事
子孙后代参加伯母法事仪式
去年伯母去世了,享年92岁。在斋公们操办法事,为伯母念斋操度灵魂时,小侄子一直没到场。而其他直系、旁系的子子孙孙后代都到场了,送伯母伯最后一程。小侄子真是的,脾气大倔了。俗话说得好,死者为大,无论有什么过节,伯母始终是孙子孙女的奶奶呵。年初,为伯母脱伏时,小侄子也没有参加法事。真是的,年轻人真是不懂规矩,不守孝悌,与逝去的长辈死磕到底,难怪小侄子结婚7、8年了,夫妇俩一直生不了孩子。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我们年轻人必须要有的道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农村,很多东西是科学解释不了的。
声明:(本文并无传播封建迷信思想,只是想以此文说明,尊老爱幼,教敬父母,老人的重要性)
来源:诗意西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