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 年 5 月 15 日,乐道汽车含着金钥匙出生。蔚来把定义下一个时代的 NT3 平台交给 L60 首发,而从它交付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近千座换电站为它整装待命。
很少有一个汽车品牌能像乐道一样,短短一年间走过高光和至暗。
2024 年 5 月 15 日,乐道汽车含着金钥匙出生。蔚来把定义下一个时代的 NT3 平台交给 L60 首发,而从它交付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近千座换电站为它整装待命。
彼时彼刻,人们把乐道看做蔚来体系的「开山一拳」,而此时此刻,乐道正迎来销量声量双受挫之后的知耻后勇。
短短两个月,L60 的月交付量就从 2024 年 12 月的 10528 台,跌到 2 月份的 4059 台、3月份 4400 台。随即而来的四月,是乐道诞生的第十一个月,同时也是外界看来风雨飘摇的一个月。
首任总裁艾铁成离职,蔚来能源副总裁沈斐火线上任,乐道汽车正在酝酿一次「复读」、「涅槃」。而乐道的重头再来,也是 2025 年蔚来体系全面提效改革的关键项目。
一年后的 5 月 15 日,乐道汽车经历了一个汽车品牌可能会遭遇的几乎所有考验,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乐道有什么足以为人称道,又有哪些地方有遗憾?
为了理清过去一年来乐道汽车发展的真实脉络,我们采访了真实车主、一线销售,以及行业人士、媒体同仁。
L60 目前已经累积了约四万真实车主,他们是否满意这款蔚来新十年的走量力作?
身处一线承受压力、创造成绩的销售岗位,又是否满足于一年来乐道作为商业组织的开拓?汽车行业的内部人士,又如何观察最近一年来乐道汽车的成绩和波折?
下面开始。
为什么选乐道?
从 2024 年 9 月底开启交付,截止到 2025 年 4 月份,乐道一共交付了 39942 台 L60。
四万车主是乐道的第一个脚印,尽管中间有交付目标的急迫、组织架构的调整、交付后产品打磨的反复,但这四万车主已经成为了乐道的第一笔财富。
问题来了,接受我们采访的车主们,又是否满意当初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L60 是蔚来换电体系第一款进入 20 万区间的产品,也是李斌口中面对油车「骁勇善战」的车型,而我们采访的车主们,都有从油转电的欣喜与肯定。
来自云南的陈光(化名)开了 12 年的老途观,他在 2024 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的最后一个季度——10 月 20 号,提了乐道 L60。
2024 年 9 月 28 日,L60 开启交付,整个四季度是乐道第一年最高光的时刻,12 月 10528 台的交付,也是乐道第一年唯一一次单月交付过万。
陈光告诉我们,虽然是一位油车老用户,但在下订 L60 之前,其实他已经理解了蔚来的换电模式,「换电比较有未来感」。而提车之后,他的感受是「目前还没遇到过等换电,高速上没有也可以下高速换,挺方便的了」。
一位南区的乐道销售张清(化名)也向我们表示,919 上市发布会之前的预售下定用户,其实都是对换电有了解的,「不需要过多解释,对乐道的理解很深刻」。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苏州车主刘华(化名)在商场逛街第一次看到 L60 之前,对乐道基本没有了解。「9 月 10 号逛商场初遇,919 发布会之后就大定了」。
出生就坐拥成熟换电体系的乐道,在发布会上打出「乐道加电,行业第二」的 PPT,而这也是发布之初,舆论对乐道充满期待的核心原因:用户了解、接受的门槛和蔚来起步之初相比,完全是两种局面。
但回到现实,想要在全新的、更亲民的市场讲好换电故事,乐道需要的是另一种从头开始——一种简单直接的思路,是多建换电站。
刘华告诉我们,他上班的园区里面,就有一个蔚来充换电一体站。这既成为他购买 L60 的核心原因,同时也是买车之后体验的源泉,「上班就把车子扔去充电,临时起意或者天气不好,就用换电」。
虽然是汽油 SUV 老车主,但刘华从来没有考虑过增程/插混路线,「两套系统后期维护麻烦,而且我的场景充电频次会很高」。而江浙沪地区完善的换电配套,让他最终仅用了 10 天就下定。
我们问他如何总结成为乐道车主之后的用车生活,他的回答是「了解越多,越发现换电这个模式还真能讲得通」——地处江浙沪,刘华目前自驾出游基本只换电。
不过话分两头,刘华认为「同事朋友理解换电还是有难度」、「还是要继续推广」。
除了蔚来特色的换电,L60 几乎是一台全方位盯紧 Model Y 的产品。
标准版 CLTC 刚好比当时 Model Y 长 1 公里,针对中国市场全方位挖掘的内部空间,冰箱大沙发等等,基于全新 NT3 平台打造的 L60,是 2024 年新造车给 Model Y 下的有力战书。
而在换电网络愈发成熟的基础上,L60 的底色有了更直观的发挥空间。
「大」,这是我们采访过所有车主对 L60 的一致共识。
先后试驾了极氪 7X、智己 LS6、小鹏 G6 之后,刘华在 G6 和 L60 之间选择了后者,「G6 当时也只要 18 万了,但我觉得换电的体验升级值 2 万」,而上一台车是紧凑级汽油 SUV 的他,表示 L60 的空间「跟油车对比特别明显」。
陈光和资深媒体人 Rokkor_G(化名),则同样看重 L60 的操控。
陈光先后试驾过蔚来 ET5、特斯拉 Model Y、理想 L6/7。除了 BaaS 后的价格更低以外,好开是他最终下单的重要原因之一,「个头比 Model Y 大一点,但是开起来更灵活,难拐的弯也是一把就过了」。
奶爸 Rokkor_G 的感受,则是在符合中国家庭需求的前提下,L60 并没有传统国产车模糊的转向、松散软绵绵的底盘,而是在可控、容易驾驭的基础上,拥有很低的驾驶门槛。
「有质感的好开」,他这样总结。
2024 年度财报会议上,李斌面临着 L60 交付急剧下滑的形势,但他依然表示 L60 的产品力极强,「用户满意度是(蔚来公司)最高的」。
于是我们将问题交给车主:L60 有没有一些地方,无法让你满意?
陈光生活在易门县,是玉溪市与昆明市交界的一个县级市。他表示作为一位换电车主,身边其实没有换电站,好在他家离充电站很近,「希望能快点达到江浙沪的水平」。
尽管蔚来已经坚持布局换电网络接近八年,如何让全新的电池体系迅速成长,依然是持续课题。
Rokkor_G 也是广州首批 L60 车主,提车 220 天的他向我们表示,粤北地区,特别是广州以北到韶关一带的乐道换电体验,还有待加强。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开了 2.2 万公里,平均每天超过 100 公里。我们问他目前有什么遗憾,春节期间长途出游过后,他认为换电网络的均衡,依然非常重要。
「看上去(城区)换电站的数量已经不错了,但实际上在一些很热门的服务区,还是没有来得及升级(有乐道电池的)换电站,其实高速换电站升级的迫切程度,可能会高一点。」
陈光和 Rokkor_G 的回答,其实符合我们多次调查 L60 用户口碑时的结果:硬件没得说,配套要补课。
配套,指的不仅有换电,还有软件。
徐力(化名)是智能驾驶业内资深人士,L60 上市之初打算给太太买一台代步车。但他借朋友的车深度体验一周后发现,早期版本的自动泊车距离他心目中的「好用」差距太大,最终放弃。
刘华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他认为一些基础软件功能和细节,一年下来仍需 OTA。
比如车外温度显示一直没上,比如时间显示和地图信息会被状态栏遮挡,这些问题在刘华看来应该属于很好解决的基本功,但一年来始终还没优化。
跟车主们聊乐道,很容易听到一句话:「吐槽归吐槽」。
这句话的背后,首先是对 L60 本身产品力的肯定,进而会对企业本身仍有期待。
刘华表示他并不觉得乐道品牌运营得差——站在车主立场,他认为售后、服务、响应,这些跟用车息息相关的点,乐道做得都不错。
比如某次维保清洗空调护板时,工作人员问他要不要空调也做下除味,刘华按照传统 4S 店逻辑以为是推销项目,结果是为了车况更好的免费服务,「以前完全没有」。
而另一方面,刘华希望乐道「对老车主好一点」,同时「宣传做好一点」。
他是首发四驱创始版的买断电池车主,「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现在为了冲量,乐道开始送冰箱、换电券。
聊到宣传,他认为目前官方的直播效果不够吸引人,他前些日子试驾了 ET9,结论是「实际体验比官方介绍的好多了」。
至于舆论场反复调侃的销量本身,我们本次采访并未获得车主的高频关注。
「发布当天应该爆了的,但交付太慢了,订单被友商截胡,那也不冤」,陈光说作为车主,他其实不太在意「爆了」这个梗被翻来覆去地炒,他在意的是乐道的持续竞争力。
提车当天、日常去维保,陈光表示都非常热闹,「完全不像说了十年快要倒闭的样子」。而作为车主,他还是希望乐道成长得再快点——因为他是一位身边没有换电站的乐道车主。
「希望云南县县通早日实现,希望易门县早日拥有换电站」。
凉了与明朗了
5 月 15 号晚上,李斌、秦力洪、沈斐在乐道官方直播间切蛋糕,庆祝乐道汽车一周年。
一年前大家希望乐道生而成熟,而一年后,乐道正在经历下一轮成长。2025 开年以来,蔚来体系经历重大变革,合并、提效、节流,成为蔚来新十年的开局主旋律。
走进第二年的乐道,也需要回答几个进阶问题:组织如何更有凝聚力?运转如何更高效?最重要的是,销量如何更上一层楼?
想得到答案,需要一些内部视角。
销售吴笑(化名)是在去年 5 月加入乐道的。算一算时间,他也算是乐道的老人,品牌开荒者的角色。
认识他很偶然,之前也没什么联系。但过去一年,他时不时会发信息过来,无论是促销政策、还是车主活动。有群发的痕迹,但好在如果回应了,他很快就会「纯手工」回答。
于是,在上周三,在他发来乐道一周年的活动信息后,我们跟他长聊了两个小时。
「过去一年的变化大吗?在你的感受里,主要是什么变化。」我们问他。
吴笑说,其实他个人没那么细腻,一天天都忙得要死哈。但变化肯定是有的。
譬如,现在多了很多 Fellow(销售顾问);
又譬如,去年 9 月开启交付之后,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也不理解,「我觉得可能是没有汽车行业的经验吧,而且新能源行业的节奏很快。」
再譬如,「沈博是一个很实干的人,我也很喜欢,(现在)高效了很多。」
至于哪一天是最难的时候?吴笑的回答很有意思——交付数最高的去年 12 月。
「去年 12 月,凉透了的感觉。」他打出来又撤回,改成了「去年会有点死气沉沉,特别年底。」
另一名已经离职的销售张清(化名)则告诉我们,其实一开始,乐道的订单是很不错的。但这些订单,都来自对乐道、对换电租电已经有一些了解的客户。
「乐道并不是那种,有大量粉丝,直接在网上下定的那种。」张清说,其实绝大多数,甚至几乎全部,除了小米特斯拉偶尔有一二外,来看车的客户都是很清醒的,都要体验完了之后再下单。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年底的时候,订单自然而然就下来了。而且,从张清的感受来看,很多消费者从 0 到大概理解这个品牌、这个车是干嘛的,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而这个时间,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蛮长的。而随着第一波第二波交付的完成,很多人其实对乐道还是非常陌生。
那现在呢?
张清说,知名度肯定是是越来越高了。吴笑则觉得,肯定是第一批交付的车交付了,大家看到了。而且品牌也做了一年多。到四五月份的时候,他感觉「很明显,明朗了很多很多。」
「明朗」是什么意思?吴笑解释,就是品牌热度起来了,接待的客户或者用户,开始「比较好谈」。
他解释说,去年 11-12 月确实是比较难的时,「大家确实不太知道(乐道)」。但现在,很多到底的客户是知道的了,而且自己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很多去年看过的,还没买,现在继续来试驾和看车了。
另一个,则是气氛。「现在我觉得整体都是向上的趋势,就是大家会比较有干劲。」吴笑说,也不知道为啥,「就是挺好的,说不出来一个感受。」
追问下,他举了个例子,说现在如果说有个客户他没买,然后他们(大家)会聚在一起去想一下对策或者要复盘一下。
舆论风波,对你们有影响吗?
吴笑说,确实是有的。去年 12 月,舆论的影响还是蛮大,很多唱衰的声音,对于大家的情绪还是有冲击的。而张清则说,当时其实是有一些销量意外的因素在影响着大家情绪。
譬如,「店长逼员工买车」的传闻吗?
「知道知道。」吴笑说,「感觉是哪个店长太那啥了。」
他解释说,其实乐道并没有强迫员工买车,而且「乐道没这么差呀。」不会因为卖不出去,就强迫员工买车。
我们追问,「当时的风波是强制还是福利?有说一定要买吗?」
吴笑回答说没有,「我这边就没有收到这样的信息。」,而且,在他看来,当时的公司政策「当然是福利了,我的天,就是一个窗口期啊,现在我想要那个福利都买不到了。」
他告诉我们,乐道公司很多销售是从油车转过来的,譬如之前开飞度日产,还有思域的。「如果本来是开这些车的话。L60 确实是很好的车呀。」
而且,「没有人会为一份工作花十几万的吧。现在还一直有人问什么时候能恢复当时的福利,可是不会再有了。」吴笑说。
那再譬如,小红书上传出来的裁员离职消息呢?
「小红书上特斯拉理想也有很多离职的。」吴笑说,看心态,心态好就不会觉得压力很大。
另一位乐道销售张清(化名),则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补充说,虽然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团队难免因为销售业绩的下滑,感觉到压力,但「对有些人来说就觉得是挑战,另外一些人就觉得是机遇」
原因在哪里?张清说,对于一个新的品牌而言,业绩其实不是全部,还会参与到品牌的建设当中。
另一个则是,人员的水平则是原本就有参差的。张清解释说,早期乐道的销售人员,基本上都是各个品牌的销冠完过来的。这些人都表达能力也好,沟通能力也好,还有形象也好,「我觉得都是优于其他品牌的。」
但现在,张清说他不敢苟同了。在这句话的背后,是在今年 1 月份,乐道进行了一次人员大扩张。短期内,迅速涌进来了两三千的销售人员。
「花多少钱,请到什么样的人,对吧?你不可能是花 100 块钱能干 1000 块的事情。」张清说,但是,花 1000 块钱的,那最少能干 950 元钱的事,对吧?所以,「这个东西」公司现在也在调整。
将话题再拉回到现在——现在乐道卖得好吗?
张清说,他做了十余年的汽车销售,从他的经验来看,L60 这款的订单量并不少,起码「不必其他车差」,只是平摊下来没有那么可观。
吴笑的回答则是,最近一段时间,「涟漪」的效果的确是出现了。
所谓涟漪模式,指的是蔚来总结的口播传播、口碑销售的模式。
2019 年,秦力洪曾总结说,涟漪模式是结合蔚来独特的社区文化、激励机制,以及销服体系,打造出核心车主-普通车主-意向用户-仅关注用户这样一套从中心到外围的营销形态。
「前面一年养的吧,最近成交很多都是涟漪过来的。」吴笑说,一个特别好的情况是,现在出现了很多乐道车主推荐新用户的情况。而在之前,涟漪都是来自蔚来车主。
二者的比例呢?吴笑回答说,基本持平了。而这,也是他觉得现在很多客户开始变得「好谈」的核心原因。换句话说,乐道 L60 的口碑效应其实是出来了的。
聊得更细一点,吴笑说,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是感觉来问的很多人,是有朋友在开乐道的。
另外,「比较搞笑的是,很多开小鹏的也推荐了乐道.....以前很老、很老款的三四年的 P7,推荐乐道,增购乐道的,也多。」
不过,吴笑也说,新 G6 出来后,其实跟乐道 L60 互有胜负。「选 G6 的是因为智驾,选 L60 的是因为品质。」
至于其他的对比车型,主要包括智己 LS6、智界 R7、极氪 007,在吴笑的感知内,乐道 L60 的战胜率都是高的。
作为已经开启交付六个月的老车,其实乐道 L60 的真实销量,并不差,甚至从最近六个月的数据来看,还不错。
用数字来说话吧。
首先是整体情况。从去年 9 月 28 日开启交付截止到今年 4 月,乐道汽车在 6 个月时间内交付 39942 台 L60。按六个月计算,单车月均 6657 台车。
接着看月份。
今年春节后的 3、4 月,L60 分别交付 4820、4400 台。在 18 万到 25 万价位纯电动 SUV 的榜单中,3 月、4 月份均份排在第 7 位;
最后是周。
目前披露的周榜单数据,截止到 5 月 11 日。从 3 月 31 日开始到 5 月 11 日,乐道 L60 在过六周的交付与排位上升幅度是比较明显的。罗列如下:
第一周:0.07 万台,第九位,相较上周下降 5 位;
第二周:0.07 万台,第九位,持平;
第三周:0.07 万台,第八位,上升一位;
第四周:0.14 万台,第五位,上升三位;
第五周:0.12 万台,第五位,持平;
第六周(到5月11日):0.16 万台,第三位,上升三位;
但在采访时,乐道 L60 其实也遇到了新的情况——那就是大量燃油车用户的涌入。
吴笑说,过去一两个月,因为政府补贴而选择换车的油车用户,占比已经去到到店客流量的 70%。而且这批用户「特别的聪明,在 15 万到 25 万价位上,也特别的挑。」
什么叫做「挑」?吴笑说,即使可能挑三四个月才会下手。
从吴笑的讲述中,现在因为置换补贴而从油转电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开了十年 BBA 的人,很多奔驰的老车,「很多甚至是 2011 年前的。」也有部分来自奥迪的;
第二类,则是传统B级油车用户,丰田、日产、本田等品牌的;
第三类,则是当下消费的主力军,80、90 后的。
而所谓的新对手,就来自这些「消费的主力军」。在吴笑的感觉内,80、90 后的人特别精挑细选,总结下来的特点是:
1、同时会看多个品牌,包括纯电的和插混的;
2、不仅会到线下做对比,而且在线上会混各种直播间;
另一位销售刘白(化名)在被问道时,给了特别有意思的一个回答。
他说,这就跟买房一样,虽然大家最后都会到线下去看车。但从线上了解到的信息,却决定他们会去看哪个车?现在的消费者,都会在网上先做好功课,才决定去不去线下。
「所以,你别看直播间人很少,但可能里面问的三五个人,就是要买车的。」
聊到最后,我们问他们,怎么看现在的乐道。
已经离开了的张清说,蔚来这家公司对员工还是非常不错的,「有一说一,这是一家非常人文关怀的公司,会把员工当做有温度有血肉的人。所以,他希望蔚来也好,乐道也好,「未来越来越好,这句话绝对是真心的。」
甚至,张清没有在乐道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但他觉得其实也没有遗憾,因为「就像两个谈恋爱的男女,现在目标不一样了,那就分开。」
至于问题,张清说,问题每个公司都有,「如果拿 100 分来说的话,我觉得这家公司会达到 85 分。其实,没有满分的公司的。」
「如果有一天自己要创业的话,在乐道学到的经验,会是非常好的经验」,吴笑则说,当下的乐道很扁平,还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感觉。越来越高效,自然也意味着有压力。但「在这里能学到东西。」
走乐道
做乐道的采访,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方面当然因为它是蔚来的子品牌,继承了换电、NT 平台等等核心血统。另一方面,则是目前乐道获得的内外肯定、遭遇的内外意见,甚至车主的赞赏和吐槽,也都和十年来的蔚来如出一辙。
徐力在采访中直言不讳:目前乐道的独特品牌色彩太淡,不清楚到底在打什么牌。
Rokkor_G 也向我们表达了类似的意见:蔚来是纯电高端品牌,乐道虽然品牌定义是「家庭纯电」,但可能只有买到手之后才会发现是家用好车,看宣传不觉得很家庭。
张清则疯狂吐槽乐道交付的拉胯。譬如,交付岗位的人,对于用户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最后还是要 @销售。又譬如,很多订单就是因为交付的问题,流失了。
上海车展期间,我们专访了乐道总裁沈斐,他这么说:「我要跟力洪一起讲好这个故事,要去改善市场跟传播」。他认为乐道目前最需要的,是整个团队「打一些硬仗胜仗」。
进而第二年的乐道,即将迎来产品的大年——L60/80/90 三款车齐聚,将会完整覆盖 20-35 万价格区间。与蔚来当下销售体系的整合与打通,也正在进行中。
而从「蔚乐萤集团」的角度出发,主打主流家用市场的乐道,确然也存在着销量的压力。也就是蔚来向上,乐道走量。
走上乐道。
(完)
来源:电动星球New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