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坦言:地球深海比太空更可怕,那里究竟藏着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1:49 1

摘要:科学家们常说,人类对太空的了解都比对自家海底的了解还多,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地球深海的恐怖远超太空。

科学家们常说,人类对太空的了解都比对自家海底的了解还多,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地球深海的恐怖远超太空。

自带“恐怖片buff”的地球深海,处处藏着让你汗毛倒竖的“惊喜”。

恐怖高压和绝望黑暗

如果把一块钢板扔进马里亚纳海沟,会发生什么?

这就就相当于把饼干扔到了液压机里,不出一秒,巨大的水压就会把钢板压成薄脆。

人类越往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去,就相当于有一头大象站在了人类的头顶,那压力可想而知。

1960年,瑞士的一名工程师和一名潜水爱好者乘坐当时最先进的潜水器,试图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约1万米处。

然而,当潜水器下降到7000米时,舱体就已经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舱体玻璃也开始出现裂痕,有了窸窸窣窣的碎裂声,他们在寂静的水下听到这些绝望的声音,内心万马奔腾。

好在他们最后成功下沉到了水下1万多米深的地方,但此时他们已经没有突破极限的那种喜悦感,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舱体突然爆炸。

他们在海底拍了一些照片,就赶紧操作上浮,竭力想要逃离恐怖的海底世界。

这次经历让他们想想都后怕,事后有人回忆:

“那声音就像有人在用钢锯锯你的身体,每一秒都觉得下一秒会被压成肉泥。”

更可怕的是,在太空至少还能看到恒星发出的光,但是恐怖的深海里不仅看不到一丝阳光,还有许多长得像鬼一样的生物。

海面是阳光的主场,可到了200米以下,阳光就像欠费了一样,基本上照不穿深处的海水了。

到了海底约1000米处,人类将会进入全自动伸手不见五指的模式,就算你有用来照亮的工具,巨大黑暗阴影还是会很快将那一点光亮吞噬殆尽。

2000米以下的海域就不用提了,这里比距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的背面还要黑暗,而绝对的黑暗环境,往往能培养出一批长得“画风清奇”的深海生物。

深海生物图鉴

身处绝对的黑暗之中,深海里有很多生物都没长眼睛,反正长了也没啥用。

有些生物勉强长出了眼睛,但长得不是地方,属于物理意义上的“眼睛长到脑袋顶上了”。

斧头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的眼睛长在头顶,像两盏探照灯,还携带着诡异的蓝光。

琵琶鱼天生自带全套钓鱼设备,它的背上挂着“钓鱼竿”,顶端的发光器里住着发光细菌,能引诱猎物自投罗网。

更绝的是雄鱼,它体型只有雌鱼的几十分之一,找到雌鱼后会直接化身舔狗,慢慢和雌鱼的身体融合,变成雌鱼身上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舔狗无怨无悔,也没有任何要求,只负责提供精子,堪称“深海赘婿天花板”。

相比于这种把主要精力放在恋爱方面的“恋爱脑”,深海中更多的生物还是热衷于拼事业,个个都是捕猎高手。

吞噬鳗听名字就知道,这家伙的嘴巴大到离谱,甚至能张开180度,喉咙和胃都超级有弹性,能吞下比自己体型大两倍的猎物,吃个人不在话下。

吞噬鳗的尾巴像鞭子一样细长,末端有个用于捕猎的发光器,它平时在深海慢悠悠飘着,一旦有猎物靠近,就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将其一口吞掉。

可能猎物都游走到吞噬鳗鱼的胃了,却始终没想明白自己是怎么被吃掉的。

管水母也很吓人,它能长到50米长,身体上布满了发光的“小灯笼”,在黑暗中像一个若隐若现的幽灵。

1993年,日本潜水器在5000米深海拍到过一群“管水母”捕猎的场景:

管水母都是成群结队出去捕猎的,在捕猎时主打一个“节能减排”,先关掉身上的发光器,使本来就不亮堂的周边水域,进入绝对黑暗状态。

等到周围完全被黑暗笼罩,猎物也会放松警惕,这时候管水母们会突然开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毒蛇鱼体型不大,但牙齿又长又尖,甚至能穿出嘴巴,活像游走在深海中的吸血鬼。

毒舌鱼身体两侧有发光器官,能通过闪烁光线吸引猎物,等到猎物靠近,它就会用锋利的尖牙将其死死咬住,让猎物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深海龙鱼和毒蛇鱼是“近亲”,但它的技能比毒舌鱼更强,它眼睛下方有个能发出红光的发光器,你也可以叫它“激光瞄准器”。

这玩意厉害在哪里呢?

因为很多深海生物看不见红光,深海龙鱼就能用这个“秘密武器”悄悄锁定猎物,再突然发起攻击。

果然,苦练技术的海底主播,终究还是打不过自带外挂的氪金大佬。

总而言之,这些鱼类虽然长得“歪瓜裂枣”,但是在在没有阳光、压强堪比几百头大象踩背的深海里,只有长成这样才能活下来,长得花枝招展的早就被吃干抹净了。

科学家曾在8000米深海中发现过一种“蜗牛鱼”,它的身体像果冻一样柔软,却能在足以砸碎几百头大象的深海中畅游无阻。

可当研究人员把它带上水面时,它没有了高压的支撑,身体僵硬失去了活力,没过多久就融化了。

这种能适应巨大压力却见光死的生物,让深海生物永远保持着神秘的面纱。

然而,这些生物对于探索海洋的人类来说往往是个麻烦,人类深海探测器的摄像头经常会被生物发出的光所干扰。

有一次,美国探测器在深海拍摄时,突然发现屏幕上布满了“星星”。

后来他们才发现是成千上万的磷虾从镜头前游过去了,它们的发光器官让人以为闯入了另一个星系。

深海这地方神秘莫测,不光有奇形怪状的生物,还有不少狠角色。

其他“狠角色”

大西洋海底有一片400万平方公里的“死亡区域”,那里海水密度很低,潜艇进入就像开车进了烂泥塘,想浮都浮不起来。

1963年,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这儿栽了跟头,129名船员葬身海底,后来人们将潜艇打捞上来后发现,大家自以为坚固的潜艇被压得像一张皱皱巴巴的糖纸。

更可怕的是“深海浊流”,这玩意儿就是海底的泥沙洪水,飙起来能到每小时70公里,比台风还横。

要是潜水器遇上它,连喊救命的功夫都没有,瞬间就被卷得没影了。

但要说最让人后背发凉的,还得是深海的“未知盲盒”。

人类对海底的了解还不到5%,还没有对月球研究的透彻。

下过深海的勇士都知道,海底巨大的空间里几乎没有声音,只有生物活动或水流声,这种极致的寂静会给人带来强烈压迫感。

正当你平复好心情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些长得龇牙咧嘴,还会发光的生物正在向你靠近,这一刻你感到无比绝望。

这感觉就像走在半夜的小巷,总觉得背后有人,猛回头却啥也没有,仔细一看,发现很远的地方还是有人在用手电筒照着你……

说到底,海底的恐怖就像一场没剧本的探险真人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镜头里会冒出发光的“小灯笼鱼”,还是张着血盆大口的“丑八怪”。

这种又怕又忍不住想往下看的劲儿,大概就是深海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吧。

来源:科学旅行号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