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在演戏!美国枪声、血泊、降半旗,悲剧成循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1:09 1

摘要:美国国旗再一次降下半旗。理由?又是校园枪击,又是孩子倒在血泊中。特朗普的公告写得很郑重,电视镜头扫过白宫屋顶,星条旗半垂。可问题是,这画面,美国人见过多少遍?一年里,降旗的理由都快被枪声填满了。

文︱陆弃

美国国旗再一次降下半旗。理由?又是校园枪击,又是孩子倒在血泊中。特朗普的公告写得很郑重,电视镜头扫过白宫屋顶,星条旗半垂。可问题是,这画面,美国人见过多少遍?一年里,降旗的理由都快被枪声填满了。

这一次,惨剧发生在明尼阿波利斯,一所天主教学校。一个23岁的年轻人,带着步枪、手枪,从教堂的窗户向孩子们扫射。8岁、10岁,正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被子弹打断了未来。17个孩子受伤,2个当场死亡,枪手自己最后也开枪自尽。警方说他事先发布过“宣言”,说有“复杂阴谋”。可美国人心里都清楚,宣言不宣言的无所谓,真正的阴谋一直摆在那儿——叫“枪支自由”。

美国媒体说,这案子是“有预谋的屠杀”。可问题是,哪一次校园枪击不是预谋?哪一次不是从网络上买枪、改装、准备,再走进校园?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光是今年,美国已经有9792人死于枪支,17901人受伤。换句话说,每一天都有血,几乎每一个小时都能传出新的枪击。明尼阿波利斯更是讽刺:就在这次校园血案前24小时,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三起致命枪击。第四起,直接冲着孩子来。

于是我们看到熟悉的戏码。州长说“心碎”。总统说“哀悼”。旗子降下半截,媒体推送通知,大家在社交媒体上打卡式痛骂,过两天热搜就被新的新闻顶掉。然后呢?然后一切照旧。超市里还是满墙的步枪,网上还是能随便买零件组装枪械,游说集团还是在国会走廊里送钱,政客们还是喊着“捍卫宪法第二修正案”。死的是孩子,拿票的是自己。

特朗普这次表现得很“总统”。他打电话安慰州长,写推文说“关注局势”,再加一道象征性的降半旗。但别忘了,特朗普自己可是枪支自由的坚定拥护者。他的支持者大多来自美国中西部的白人群体,正是枪械文化的铁票仓。对他们来说,枪不是杀人的工具,而是身份、自由、荣誉的象征。于是每一次血案,政客们既要假装悲痛,又要拼命绕开“控枪”这两个字。嘴上说的是“孩子无辜”,心里盘算的是“不能得罪选民”。

这场表演,甚至连对白都是固定的。警方说“正在调查动机”;媒体说“枪手精神异常”;总统说“我们为受害者祈祷”;国会说“不能政治化”。可事实就是:枪手不是外星人,不是突然出现的怪物,而是美国制度喂养出来的产物。每一颗子弹,背后都有游说集团的影子,每一具尸体,都能换来政客们的新一轮推诿。

更荒诞的是,美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悲剧。你看数字:今年才八月,就近万人死于枪支。孩子们上学,背的不是书包,而是“防弹书包”;老师上岗,培训的不是教案,而是“遇到枪击怎么办”。一些学校甚至搞出了“模拟枪击演练”,学生被要求趴在地板上,假装中弹。一个号称“自由世界灯塔”的国家,孩子们却每天活在是否会中枪的阴影里,这才是美国现实的黑色幽默。

国际上,美国政客最喜欢拿“人权”说事,动不动指责别人“压迫人民”“侵犯自由”。可问题来了,你自己国内孩子都在教堂被枪杀了,你的自由呢?你的人权呢?当星条旗一次次半垂,美国的形象也跟着半垂。所谓“世界第一强国”,却连自己孩子的安全都保证不了,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关键变量一直没变,那就是美国政治的铁三角:枪支游说集团、政客、选票。全国步枪协会(NRA)每年花掉上千万美元游说,把控枪的声音全都压下去。民主党嘴上喊控枪,执政时也不敢真动刀子;共和党更是抱枪不放,视作立党之本。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次校园血案,都成了下一次血案的彩排。

特朗普这次降半旗,动作再大,也不过是政治化的表演。你可以降旗、祈祷、发声明,但你解决不了枪的问题,因为那就是你赖以生存的政治土壤。孩子死了可以哀悼,选票失了才是真正不可接受的。美国政客们心里门儿清,所以枪支暴力永远是新闻头条,永远解决不了。

美国人其实明白这一切,但他们被困在自己的制度牢笼里。有人说,美国是“自由的囚徒”:人人都可以持枪,这是宪法写的;但人人也都可能死在子弹下,这是现实给的。每一次枪击案后,美国社会都会陷入无尽争论,可最后什么都不会变。于是国旗继续升起,又继续降下,直到下一次悲剧到来。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