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六大“铁饭碗”,当时人人追捧,现在无人问津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23:28 1

摘要: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要是搁在现在,谁还认得这顺口溜?年轻人八成听着都迷糊。可你倒往回翻几十年,在我们那会儿,这几样——那是“铁饭碗”中的高配,混到手谁不是街坊羡慕、亲戚服气?但风水轮流转,如今只剩医院门口还能看见白大褂还活络着。别说,时代潮水拦不

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要是搁在现在,谁还认得这顺口溜?年轻人八成听着都迷糊。可你倒往回翻几十年,在我们那会儿,这几样——那是“铁饭碗”中的高配,混到手谁不是街坊羡慕、亲戚服气?但风水轮流转,如今只剩医院门口还能看见白大褂还活络着。别说,时代潮水拦不住,金饭碗、铁饭碗,砸碎了都是尘土。

小时候小学语文课上,老师瞪着眼珠,问:“你们长大想做啥?”班上呼啦啦一窝蜂喊,有的吼开大车,有想当售货员,还有想去邮局递信的,我那时傻兮兮地也跟着凑热闹——其实大家大多只看见了身边人的风光,哪懂啥甜酸苦辣。老师一听,扯着嗓门:“再不好好读书,将来连掏厕所都没人让你挑!”我们谁也没想明白,怎么这厕所活儿也成了香饽饽。

但说句实在话,开车那会儿,确实牛。你要是有那么一回摸上单位司机的位置,别说县长就是你干爹,要“方向盘”这碗铁饭端得死死的。七八十年代,私家车是哪门子的稀罕物?满大街人骑的还不是“二八大杠”自行车。不谦虚地讲,那伙司机啊,身份都不一般:大工厂领导、或者县城里数得出名字的头头才能让司机接送。后排一坐,前排一帮人伺候。

不是个个都公务员,更多是招的“能人”——这活儿手脚得麻利,最重要的,不光要开得稳,更得修得了。那时考驾照不是今天俩礼拜拿本。交规、机械构造、路考桩考,样样都得真弄明白。学车前还得先从修车报到,从三四级修理工做起,弄不明白发动机,你根本靠不近那大卡车的门槛。谁要是能拖着仨挂车、一头苏联“嗄司”(GAS)一路顺当地拉到县城,那在我记忆里,可比厂长都风紧。工资能顶俩文员,亲戚瞧你都带笑。熟门熟路还能买到最紧俏的票证——说实话,那时候的司机绝对是“香饽饽”。

前些年,我和老同学饭桌上说起往事,他感慨,现在开货车成啥样了?累得要死要活,挨骂还不值钱,当年人五人六的工作,日子一转眼就天翻地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想不到铁饭碗会砸手里吧。

再说售货员,可别看现在收银台后面小姑娘老实得很,七八十年代,百货大楼的售货员可不是随便能见个笑脸。那会儿,逢年过节跟着妈妈去供销社买个糖饼,柜台里那人都像端着架子。还记得有一年,我妈跟售货员杠上了——我妈狠脾气,眼看着对方甩脸色,呛声来了:“你啥态度?这么待人?把你们领导喊出来!”售货员一下脸白了,赶紧陪笑又道歉。我至今记得,小时候大人都说售货员“油水多”、口气大,柜台后站着的姑娘一个个炫得像大明星,婆媳出门都要让她三分。

你要真比谁家风光,不是家里有干部亲戚,而是有个食品站、供销社的“亲”。肉票、油票、粮票,一张纸比工资本还要金贵。尤其食品公司,能看见猪肉的——再熟的邻居也要点头哈腰,掏心窝子求人。记得小时候过端午,想吃块肉,我妈挤不进队,操着气,把两块钱剩给我,说:“你小子本事大去买点肉回来就有肉吃。”那年肉0.76一斤,拼着小命才拿到点肥肉,回家我妈给了我个大红包似的笑脸。

那时候肉可不是说买就买的。农村人家有“派购”,一条猪留一半,另一半交公。养得勤快,才能自己杀猪卖肉。啥时候卖得贵,还得碰运气和门道。

粮食站更是门道深,每逢秋收交公粮,我爸都得托人。有回我们把麦子装好,赶三十里地到公社粮库,心里其实七上八下,就怕被挑剔:水分大、杂质多,要是没找对人,哪怕你种得好,等级给你定得低得可怜。咱农村孩子见惯了这些门道,自己家里剩点地脚粮才算日子有盼头。

说起公社八大员,现在年轻一代估计都不知道是啥。广播员、农技员、邮递员……其实要在那个集体主义年代混个响亮的“员”,比现在考公务员还难。广播站更是气派,每天一到傍晚,窗外传来那单放机“嗡嗡”一响,人都跟着精神——炒菜都舍不得关窗,怕漏听了啥新鲜事。有次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整个村子杀出人头攒动,像赶集似的来听广播、看电视,门槛都快踩烂了。

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露天电影。那年月,放映员是头牌,进村跟办庙会一样,孩子们成群结队追着大喇叭,到处晃悠。放完电影,有回我偷跑到人家院子,只为了多看一集《霍元甲》。月亮地头,虫鸣满天,银幕一亮,谁还顾得上回家挨骂?

电影常放的都是战斗片,《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哭笑里都藏着点梦想。那时候,电影放映员比村长还熟脸,每场下来补助三毛,外快不断。听讲,谁家姑娘想见世面,都考放映员的路子——再不济,最起码逢集下乡也能混个名声。

生活气儿不是挂在嘴边,是在日日夜夜里磨出来的。想想那些做得风光的职业、那些让人瞧得上的“员”,哪一样不是梦想的投影?可风光不过一时,日子总归要往前。若是给你机会,还愿意回到那会儿去吗?如果可以,谁又能料得准,自己手里的饭碗,转眼还能不能盛得住明天的面条?

其实换了你我,也不过是热了一阵的车轴,转了几圈也许又凉了。谁能保证今天的铁饭碗,明天就不是落满灰?想着想着,忍不住长叹一口气——那些现今被人遗忘的职业和角落,曾一度也闪过耀眼的光。等哪天城市重又熄灯、路灯变暗,或许又会有新的榜样冒出来,只不过,换了人,换了衣裳,连带那句顺口溜,也早没人记得了。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