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起浇花,午后读书,傍晚听风,夜里望月。种几棵树,养两畦菜,四季流转,日子有了归属,心也有了着落。后半生,找个院子落脚。
人到了一定年纪,才懂得,最奢侈的归宿,不过一方庭院,半卷闲云。
晨起浇花,午后读书,傍晚听风,夜里望月。种几棵树,养两畦菜,四季流转,日子有了归属,心也有了着落。后半生,找个院子落脚。
有院子的人,最懂四时更替。
春天翻土,种下一畦青翠,盼着秧苗破土的那一天;夏日藤蔓攀满篱笆,黄瓜、豆角垂垂挂下,清晨带着露水摘一把,简单清炒,就是最鲜美的味道;
秋天瓜果丰收,红彤彤的柿子,金黄的玉米,一切都在告诉人们,这一年又是好光景;冬天,雪落无声,菜畦里却还藏着青菜和萝卜,煮一锅热汤,暖身又暖心。
种菜这件事,最能让人安于当下。春种秋收,顺应时节,不急不赶,日子也就跟着沉稳下来。
院子里,总要有些花的。
篱笆边的月季,墙角的栀子,窗下的兰草,春日桃花灼灼,夏天荷叶田田,秋菊傲霜,冬梅吐香。花开有时,叶落有序,一如人生。
有人说,爱种花的人,心里都有一方柔软之地。每日晨起,浇水修枝,看花苞一点点绽开,像是在等一个久违的朋友。花开了,便是惊喜;花谢了,也不惋惜,因为知道,四季轮回,来年还会再见。
院子里最静的时刻,莫过于午后,一盏清茶,一本闲书,翻开书页,便能听见时光流动的声音。
风吹过竹帘,影子摇曳在书页上;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像是大自然的低语。这时候,世俗的烦恼退到远方,所有的浮躁都被安抚。
读书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在现实之外,找到更辽阔的天地。
有方院子,最宜煮茶煮岁月。
雨天,煮水泡茶,听雨滴落檐,闻茶香氤氲;晴日,竹椅闲坐,看光影浮动,心随茶汤缓缓沉静。一盏茶,不必讲究名贵,粗瓷杯里泡上几片茶叶,静静品味,也足够熨帖。
茶汤入口,苦后回甘,如同人生,历经沉浮,方知平淡是真。
闲居院子,总少不了一坛酒。
春日泡青梅,夏日酿米酒,秋天采桂花做桂花酿,冬夜围炉温上一壶,举杯对月,喝的是岁月,品的是人生。
酒越陈越香,日子亦是如此,熬过了喧嚣浮躁,剩下的,都是沉淀后的醇厚与安稳。
人生最美的风景,是从容且自在。
不必每天都有明确的安排,也不必事事追赶时间。空闲时候,搬张竹椅,坐在树下,看云卷云舒,听风过树梢,思绪飘远,也不必急着找回来。
现代人总被催促着快,却忘了,慢,才是生活该有的节奏。发呆,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时间里,找回那些被忙碌偷走的空白。
人到后半生,才明白,真正值得珍惜的,从来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能否安顿好自己。
院子,是心的归处,是日子的渡口。它让人学会顺应四季,在草木生长的节奏里,找到生命最本真的韵脚。
余生,一处院落,一方天地,一生光阴,足矣。
- End -
来源|黛青,图片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庭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