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27日,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刑事问题以及与多名女性存在不当关系,被带走调查。
2025年7月27日,朋友发来一条消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刑事问题以及与多名女性存在不当关系,被带走调查。
朋友说他的信仰崩塌了,他没有想到一直崇拜的人竟是这样的人。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一个和尚居然与多名女性有不当关系,甚至还有私生子。
上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在金庸写的《天龙八部》中,少林寺方丈玄慈与叶二娘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生下了虚竹。当这段感情被戳穿时,玄慈羞愧万分,自绝经脉而亡 。
那么,和尚为何不能和女人发生亲密关系呢?
编辑
01
佛教戒律书《四分律》里曾说,比丘(和尚)若与女性发生亲密关系,就触犯了“不淫戒”,属于“波罗夷罪”(意为:同断头般严重或被舍弃),违反者将会被永远赶出佛门。
在《十诵律》中也有规定,比丘与女性接触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不要与异性身体有触碰。《五分律》中还要求比丘禁止与异性共处一室,甚至连长时间对视也不可以。
在《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中规定:破比丘根本戒或比丘尼根本戒,犯波罗夷罪,将被撤消教职人员资格,也就是会被取消佛教职员的资格。
编辑
很显然,释永信已然违反了相关规定。因此在2025年7月28日,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公告,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
不过,早在十年前,释永信就被举报私生活不检点,然而,经过调查,当时并没有发现问题。十年后,官方再次调查,这次却坐实了相关丑闻。
更觉得讽刺的是,在2022年,释永信还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定力的培养》的微博,他说:和尚不准有婚姻恋爱关系,否则就犯大戒,要离开僧团。
看来,释永信是知法犯法,一边劝导别人守住内心的纯净,一边自己却与多名女子纠缠不清,严重触犯佛门戒律。
有人说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和尚满足一下生理需求怎么了,又不是坑蒙拐骗。
佛教里戒律分“遮戒”和“性戒”,遮戒是为了防止犯事而设定的,分具体情况而裁定。而性戒,则是不可触碰的底线,像偷盗、杀生、妄语,以及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就像有一位老法师说的:“袈裟能遮住身体,遮不住欲望才最可怕。”
02
释永信并非个例,在戒律与欲望的拉锯战中,不断有人沉沦:
2023年,四川成都蒲江石象寺住持张某与女主播发生不当关系后被敲诈320万元,最终因涉嫌挪用寺院资金被暂停职务,12月被注销戒牒,逐出佛门。
2018年,福建西隐寺住持释真机四处敛财,与俗家女弟子发生不当关系,还生下一儿一女,并伪造身份证办理结婚,在买豪车时被发现其是20多年前的逃犯,最终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
2021年,浙江宁波一座禅寺的76岁住持王某,与一名53岁女性保持了多年交往。某日两人在禅寺厢房见面时,因琐事引发激烈争执,情绪失控间,王某失手致对方窒息身亡,最终以过失致人死亡判了6年。
编辑
高僧被曝光出这种不光彩的事件,根源在于 “圣俗权力失衡” 和“信徒过度神格化崇拜”,给了这些人陷入欲望深渊的机会。
部分女信徒还会以和高僧特殊关系为荣,错误地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强大的信仰力量。
有些人看清真相后,又被高僧背后的财富而迷惑,为此不惜隐瞒身份,为其生儿育女,享受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生活。
对于高僧来说,他们本就凡人,有七情六欲,很难完全把控自己。他们利用自己主持身份以及信徒对信仰尊崇的绝对权力,打着“双修”的幌子,堂而皇之地享受送上门的不当礼遇,过着与出家人身份不符的生活。
正如网友所说:搂着美女念着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03
2015年,一部耗时五年制作的纪录片《古道清凉》上映。这部纪录片没有专业知名导演署名,也没有明星参与,却在上映后引发了全网热议,豆瓣评分高达9.4分。
影片讲述的是辽宁海城大悲寺僧人,20年行脚乞食的修行历程,让观众看到了佛教戒律坚守地至高境界,感动了全国无数观众,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高度赞扬。
僧人们身穿百衲衣,背着30斤重的行囊,从辽宁出发,徒步穿越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
他们每天上午9点到12点,开始挨家挨户乞食,每次最多只能向7户人家乞食,如果没有乞到食物说明自己佛缘不够,只能以水充饥。
他们对乞来的食物也有着极严格的要求,除了像肉类、蛋类不接受外,还有韭菜、葱、蒜等带有刺激味道的食物,他们都会委婉拒绝。
因为这些带有刺激味道的食物会影响人的情绪,扰乱人的心性,不利于他们的修行。
他们过了12点之后,就不再乞食,也不接受任何供养的食物,严格遵循“日中一食”的古训。他们通过乞食来提升自己的修行,体悟众生之苦,并以身作则教化众生。
在乞食过程中,若遇到女性施主,他们会退后两步,避免衣角触碰。接受食物时,目光下垂,不东张西望,持钵恭立。
在乞食中,有人家奉上金钱,却被他们委婉拒绝。因为他们的寺院还有一条铁律“不捉金钱戒”。至今,在辽宁海城大悲寺中不设功德箱,不接受香客的钱财,被网友称为“最干净的寺院”。
大悲寺的僧人们以苦为乐,一言一行都遵循着佛教的古老传统,在漫长的行脚乞食中,磨炼身心,净化灵魂,教化众生。
即便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不改初心,保持着对戒律的敬畏,对修行的虔诚,这种精神追求令无数人动容。
编辑
与之相比,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其种种行为与《古道清凉》中的僧人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身为少林寺这一方古刹的方丈,本应该是佛教戒律的捍卫、修行的楷模,然而,他却深陷世俗的欲望的泥沼,这是对佛家戒律的公然践踏,使得少林寺百年清誉蒙羞,也让众多善男信女感到痛心和失望。
04
原始佛经里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佛佗(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成佛,其强大的能量惊动了魔王波旬。波旬担心佛佗一旦成佛后会对他造成威胁,于是派出三名娇艳的魔女欲染、悦人、爱乐前去诱惑佛佗。
佛佗一眼便看穿魔女的虚幻表象,他略施法术,这些青春貌美的魔女立马变得衰老丑陋。而后波旬又用贪、嗔、痴等诸般恶念化为的魔军攻击佛佗。
佛佗安然地专注自己的修行,从身上微微放出光明。魔军们瞬间被光芒所制,手中的兵器纷纷化为无害的莲花,最终只能狼狈败退。
佛佗在抵御住波旬的种种干扰后,成功证悟成佛。之后,他意识到不当的男女欲望对修行影响极大,于是在戒律上规定:禁止比丘与女人发生亲密关系。
编辑
还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佛佗有一名弟子叫须提那,他有一次听到佛佗讲法,便心神向往。于是他向佛佗提出出家的想法。佛佗告诉他,他需要征得父亲的同意。
于是,须提那回家告诉父亲他想出家的意愿。没想到,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因为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
然而,须提那铁了心要出家,以绝食相逼。到第六天的时候,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后来,一次须提那乞食回到了家乡。因他是家中独子,没有后代,父母哀求他留个后。须提那见父母年事已高,执拗不过,最终与妻子发生了关系。
事后,须提那回到僧团,将自己的事向佛佗坦白。佛佗生气地说:“须提那,宁可跳入火坑让蛇毒死,也不能去碰女人。你犯的是波罗夷罪,不可再与大家共同修行。”
于是,从此规定比丘若与女人发生关系,犯波罗夷罪,要被逐出佛门。
05
有个网友曾经这样说:“对于比丘而言,摆脱男女的欲念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修行的过程。只有照见欲望,方能超越欲望。”
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面的诱惑,而是我们内心随时都可能翻涌的贪嗔痴。
比丘并不是最终的归属,心无挂碍方是彼岸。不被尘世繁俗捆缚,不受欲望沟壑裹挟,让心灵如天地般舒展自在 —— 这才是我们值得用一生践行的修行境界。
希望那些还在世俗欲望中迷失的 “释永信” 们,能早日醒悟,回归正道 。
来源:向上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