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潮涌动云岭大地,思想光芒指引前行方向。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先后深入丽江、昆明等地,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我省各级政协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立足
凝聚发展共识共谋发展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各级政协机关干部热烈反响
春潮涌动云岭大地,思想光芒指引前行方向。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先后深入丽江、昆明等地,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我省各级政协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目标、真抓实干,立足岗位职责,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贡献政协力量。
01立足本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省政协机关,广大干部逐字逐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感受着字里行间跃动的“国之大者”分量。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明确了实践路径、教授了思想方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信心更坚定、方向更明确,也更加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省政协办公厅党建工作处副处长、机关纪委书记赵佳佳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坚定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锤炼思想作风,提升能力素质,磨砺斗争本领,为助力清廉云南建设、推动省政协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指示,为政协履职锚定了方向。作为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一名干部,我深刻体会到,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要聚焦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提案工作全过程。”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三级调研员潘华珉表示,今后,将始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服务保障委员围绕产业转型、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等开展调研,引导委员形成高质量提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02结合实际推动工作落地见效我省各州(市)政协机关干部纷纷表示,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家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十分激动和开心。虽然天气寒冷,但丽江各族儿女的心是火热的。”丽江市政协副秘书长和生鹏仍沉浸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来的喜悦之中。他表示,丽江由一个不起眼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作为丽江市政协的一名干部,我备受鼓舞,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丽江为契机,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为丽江古城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为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中发挥好作用。”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进步的殷殷嘱托。在丽江古城,当纳西古乐与游客手机里的直播声交织时,我领悟到了文化认同就是最好的‘黏合剂’。”昆明市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一级主任科员李燕说,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云南享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催生出美丽的“鲜花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精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政协组织应当发挥“人才库”“智囊团”优势,围绕“数字文旅”“生态康养”等课题深入调研,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新征程上,政协干部要以“协”成事、以“商”求同,助力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绽放独特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时指出,生态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对此,李燕深有感触,表示将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滇池碧波、雨林翠色,让“绿美云南”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负责人周丽玲对此深有同感,她认为大理当以“山水为卷、文化作魂”,走好生态文旅特色之路。聚焦洱海流域保护和治理,护好“苍洱明珠”,绘就生态文旅底色。深挖非遗项目、白族扎染、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化密码”,创新“非遗+研学”模式,激活“文化基因”,打造诗意栖居样本。
“我们将聚焦文旅品牌升级、数字赋能等议题精准建言。对标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深化大理‘农业+旅游’模式,打造‘旅居云南’大理样板,锻造创新链条,助力乡村振兴与群众增收。”周丽玲说,大理当以“风起苍洱”的奋进姿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文献名邦”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全产业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我省‘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大理州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季钧说,回望过去10年,大理州政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洱海高水平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协商等履职活动,为把洱海保护治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的制胜优势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如今,洱海流域的农业产业转型了、生态重塑了、效益提高了,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今后,我们将紧扣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目标,组织委员围绕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度调研、专题协商,以高质量建言助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绿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以更富成效的履职实践为大理走稳走实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新路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季钧表示。
03扎根基层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一场春雪带来了微寒,也造就了别样的景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白雪红花、垂柳碧水,石板路蜿蜒曲折,纳西族传统民居古朴典雅。多年来,通过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改善人居旅游环境,丽江古城历久弥新,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丽江市古城区政协秘书长洪耀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令人鼓舞、让人倍感振奋。洪耀刚表示,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区政协机关工作实际,发挥“政协人”作为“遗产主人”的积极作用,围绕做好历史建筑、民族文化、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呵护好丽江古城的历史肌理完整存续,让民族特色文化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更加璀璨夺目。
高黎贡山的雾霭里,佤山群众的笑声穿越时空。“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司莫拉佤族村与村民一起制作大米粑粑的场景,至今仍然暖在心头。”腾冲市政协主席李龙说,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考察,走进脱贫户李发顺家厨房察看饮食情况,抚摸被褥询问冷暖,还与村民一起制作大米粑粑,那感人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作为基层政协干部,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李龙说,将依托委员工作室等履职平台,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的“三个一”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履职工作中,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以“一线状态”展现“一线作为”,把“凝心聚力、服务大局”贯穿履职全过程,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佤山各族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作为身处边疆的基层政协干部,沧源县政协秘书长付立群表示,将以“我们都是‘收信人’”的使命担当,积极助力绘就“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新时代佤山幸福画卷。“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付立群说,将继续深化运用“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立足岗位实际,将建设“三好”目标的责任扛实、扛牢,共同唱响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
从金沙江畔到澜沧江边,从雪山脚下到雨林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云岭大地。全省各级政协机关干部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让花卉产业更“鲜”、让古城韵味更“浓”、让开放大门更“宽”、让民族团结更“紧”,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职尽责,为助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作者:张音笛 钟颖 王碧炜 魏溦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