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妇是剖腹产,从手术室转到病房时,要将产妇从移动床上转移到病床上,个人也经历过类似情况,是需要几个人抬的,此时的患者显得特别沉重。记得个人住院时,是两位男生加上我爱人、护士几个人帮着抬到病床上的。
要说现在的职业道德,光说说真不行,贵在付诸行动,有些行业墙上挂的,公众号里传播得天花乱坠,有多好多好,事实上是这么回事吗?
由于个人是男士,很少接触妇产医院,包括自己爱人当年生孩子时,因工作关系都没有到场。前不久,接触了一下妇产医院。
产妇是剖腹产,从手术室转到病房时,要将产妇从移动床上转移到病床上,个人也经历过类似情况,是需要几个人抬的,此时的患者显得特别沉重。记得个人住院时,是两位男生加上我爱人、护士几个人帮着抬到病床上的。
这回当转移产妇时,护士说男士都出去,这个都懂,毕竟产妇未穿衣服,男士不太方便,男士离开后,病房只剩下月嫂、产妇的妈妈和产妇的爱人,说实在的这三个人抬产妇挺费劲的,此时病房内有两名护士,她们俩都搭把手,是不是方便顺当些。
据说,俩护士都像指挥官似的,都是小嘴吧吧的,一个比一个能说,没有一个帮着伸把手的。此时的产妇不像正常人,刚刚动完手术,特别不好抬,三个人非常吃力,都满头大汗,护士却不管不问。
难道护士职责里就这么规定的,还是光干自己的活,没有协助家属的义务。从上楼推产妇,到从产房里推出婴儿、推出产妇这一套,都是要求家属上手,护士就是跟着从不动手。
这个医院有规定,还是这个科、这个行业有规定,护士都是“指挥员”。个人在另一家医院动手术时,完全不是这个情形,从进手术室到推出手术室,到进病房整个全过程都是护士在唱主角,家属在配合,这个医院恰恰与其相反。
难道这是个别,还是都这样,没有去彻底调查。只想说,这医院挺奇怪的,有些事本该医院提供的也不提供,从办理入院开始,上来就让你扫码,以为有什么要事呢,结果是购物清单,说在家都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也不行要在本院超市去重新购买,否则不能带进病房产房。
更为可笑的是,有个护士告诉产妇可进食时,要喝耦粉,家属说平常我们在家经常喝耦粉,马上告诉家属说不行,你们泡的耦粉有疙瘩不合格,要用我们的10块钱一杯,以为他们的有多好,上来以后才知道确实没疙瘩,但也太清了吧,不说全是水吧,起码还有点耦粉颜色。不怪要10块钱一杯,一上午难送了4杯,心想谁再能喝也不能喝这么多。比这更可笑的是,办理耦粉卡,必须用现金,微信支付还不行。
这都是什么规定,还讲什么职业道德?不怪有人说,到这里你说什么都不好使了,全听他们的吧,不用大夫,小护士就能让你找不到北。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来源:蜗牛与冬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