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纸韵焕新声——“敬惜字纸”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4 09:33 2

摘要:日前,由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约50 件纸艺术作品汇聚展览,试图破解“敬惜字纸”这一古老训诫的当代密码。

日前,由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约50 件纸艺术作品汇聚展览,试图破解“敬惜字纸”这一古老训诫的当代密码。

“敬惜字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合共生,体现了对文字载体——纸张的尊崇。纸天然地承载着中华文明和文化精神,是讲述中国故事、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绝佳媒介。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项目以‘育新人、兴文化’为核心目标,一是从纸艺术出发,向世界讲述传播中国故事。纸艺术表征着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国际艺术活动中,需要更多有担当的中国纸艺术家讲好中国故事。二是整合中西资源,展开国际视角特色叙事。本项目基于 2023 年国家艺术基金‘当代观念性纸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的成果,再度深入挖掘观念、材料,技术、形式,空间、时间等彼此关系,并参考国际纸艺术前沿成果,着眼于传统纸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该展览策展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王雷介绍说。

导览过程中,王雷重点介绍了一件名为《兵者无形》的作品。此作品以报纸为材料,通过搓线、编织技术将清朝康熙皇帝的“阅兵甲”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看似作者只是进行了单纯的形式语言复制,而事实上却通过解构与重组的方式,将战争与和平,武力与文化,脆弱与坚硬,历史与当下的多重语言呈现出来。

王雷《兵者无形》

王雷强调艺术创作中观念的重要性,认为技术实操其实相对简单,而观念才是最难的部分,力求扭转当代纸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重技术、轻观念”的倾向,激发美育的创新活力。他以《归尘》为例,印证即使是简单的技术,如折叠三角,也能创作出珍贵的作品。此外,他提到艺术作品中隐藏的真实,认为观众能够看到的只是作品的一部分,而这些看不见的真实往往承载了作者最想表达的观念,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需要更加追寻细节和深层次意义。展览中的作品均体现了当下性、思想性和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具有极高的美学鉴赏价值和极强的文化生命力。

李秋 《归尘》

部分参展作品

杨光《裂痕》

康雷 《天地遗珠系列》

李洪波 《花季系列—— 看见美好之女孩》

林智伟 《红五星》

刘肖 《一把扫帚》

以纸为媒,叩问古今。随着“敬惜字纸”巡展在山东美术馆的启幕,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以当代艺术的形式焕发新生。展览既延续了“敬惜字纸”的文化敬畏,又以先锋视角重构了传统命题的现代意义。这场展览以“敬”“惜”为名,却不止于怀旧,它通过纸的“可塑”与“不可复制”,呼唤当代艺术回归思想的本源,让传统在观念的激荡中完成创造性生长。

据悉,展览持续至 5月25日。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