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睡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生俱来,自然发生。良好健康的睡眠给我们带来躯体机能的休整和精力精神的恢复。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睡眠,可以促进身心发育,增强学习能力;中青年拥有健康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老年人拥有健康睡眠,可以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睡
绿色中国北京3月22日电(融媒体记者 金韬)睡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生俱来,自然发生。良好健康的睡眠给我们带来躯体机能的休整和精力精神的恢复。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睡眠,可以促进身心发育,增强学习能力;中青年拥有健康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老年人拥有健康睡眠,可以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睡眠,和很多的生理-心理活动相关联,还通过日常活动深刻影响到医疗、生产、交通、国防……各个方面。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这是人生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国际睡眠组织公认睡眠、营养和锻炼是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而睡眠则更是基石的基石,强调了充足和持续的睡眠的重要性。健康的睡眠以多种方式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应正确选择行为方式来优先考虑和保护我们的睡眠。很多研究表明,健康的睡眠需要充足的持续时间、良好的质量、适当的入睡时间和规律性,并且没有睡眠障碍或紊乱。这对于代谢调节、情绪控制、行为表现、记忆巩固、学习和大脑恢复过程十分重要。
睡眠问题是公共健康问题,睡眠障碍和认知损害、内分泌紊乱、心脑血管损伤、免疫力低下、新陈代谢阻抑、抑郁焦虑等形成密切关联关系。睡眠时间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48倍,中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1.15倍。睡眠时间短的儿童比没有睡眠时间的儿童更容易肥胖。同时,睡眠又是人体最好的补品,良好的睡眠可以抵御感染和炎症的发生发展,可以推延慢性重大疾病的加重,可以平缓心理创伤。
今年3月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主题是:睡眠健康 优先之选。这是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引入中国的第25周年。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世界睡眠日”系列科普活动,组织大型公益活动对公众进行睡眠知识科普宣传和睡眠疾病义诊咨询等,这对提高我国公众健康睡眠意识,普及健康睡眠知识,促进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和促进睡眠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国落地实施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其中包括重视睡眠,开设门诊,重视减肥,加强运动。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表明,基于15万人以上的可穿戴数据显示,国民开始注重夜间睡眠时长,但仍爱熬夜。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较去年增加6分钟。但入睡时间为00:18,较去年晚17分钟。国民午睡时长增加。72%的人群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较去年增加9%。一线城市的人群,午睡时间也多为30-60分钟。社交类运动使睡眠主观满意度更高。规律运动人群的综合睡眠质量高于很少运动人群,规律运动人群普遍有着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时长较短、清醒次数偏多,睡眠质量较低。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睡眠健康是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重大慢病的优先之选,是身心健康的优先之选,是美好生活的优先之选,希望全社会能够了解和行动起来,共同开启睡眠健康的新时代。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