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理发店老板娶服刑犯女儿全镇人都笑话他 五年后他家开了连锁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3 06:17 2

摘要:鹏城开美容美发店这一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装修越豪华,越表明你做不长。我就见过洋气得冒泡的发廊,门口两个罗马柱,里面四个真皮转椅,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鹏城开美容美发店这一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装修越豪华,越表明你做不长。我就见过洋气得冒泡的发廊,门口两个罗马柱,里面四个真皮转椅,三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李兴国的店开了十五年,招牌上的”兴国理发店”四个字,原本金色的漆都掉了一半,露出锈迹斑斑的铁皮,也没人去补。台阶上有个坑,下雨天积水,店里摆个水桶接着,那声”滴答滴答”成了店里的背景音乐。电视一直开着,音量不大不小,声音还没大到听清楚新闻联播说啥,也没小到让理发的空当尴尬。

李师傅五十出头,瘦高个,肤色黑里透红,一张国字脸,总是剃着板寸,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别看他是县城里唯一一个不留长发的理发师,手艺却是一绝。

“李师傅,还是老样子啊。”

“要不咋地?你小子这么大人了,理个发还挑三拣四的,跟姑娘似的。”

今天店里挺忙,等着的有三个人,刘三娃看着我就笑:“也不早说一声,给你留个号。”

“没事儿,等会儿,看会儿电视。”我抓了把瓜子,发现碟子里还有半根烟。

李师傅看出来了,忙说:“别嫌脏啊,那是我刚抽了一半,有电话,掐了。”

我笑笑,示意不在意。柜台下面有个烟灰缸,塞满了烟蒂,旁边放着一块抹布,看样子是擦了椅子又擦了烟灰缸,两用的。

电视上正在放《西游记》,是老版的,画面模模糊糊的,猴哥拿着金箍棒呼呼生风。墙角挂着一张全家福,是李师傅年轻时跟前妻的合影,我知道他们早就离了,但照片还在那挂着,像是忘了摘,又像是舍不得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临近下班,理发店里只剩我和李师傅。他收了推子,拿起扫帚扫地,问我:“小李,你也是做媒体的,有个事想问问。”

我说您问。

“你说这网上的事,能信多少?”

“得看什么事,李叔。”

他把扫把立在墙角,慢悠悠地挪回椅子上,点了根烟,递给我一根。

“我准备找对象了。”

我愣了一下,笑起来:“李叔,您这岁数还…咳,挺好的嘛。”

“你别笑,人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他吐了个烟圈,烟雾里眼神有点发亮,“我在网上认识一个女的。”

我知道他这些年一直一个人过,前妻嫌他挣钱少,十年前就跟人跑了,临走前还把店里的积蓄卷走大半。

“对方情况怎么样啊?”

“嗯…就是有个小姑娘,二十出头,父亲在号子里。”

这我没想到,李叔年轻时其实也算县城的帅小伙,虽然家里条件一般,但人老实,也不乱来。现在找对象,怎么找了这么一位?

“你别想歪了,人姑娘挺好的,就是…她爹犯事了,搞诈骗进去了,判了十二年。”李师傅又续了一句,“闺女是大专毕业,在那边城市找不到工作,想回县城。”

我点点头:“李叔,您打算怎么办?”

“我想接她过来,在店里帮忙,顺便…处处看。”他搓了搓手,“你说,这事儿能行不?”

门口突然有人敲玻璃,是隔壁卖水果的张婶子,手里提着个塑料袋。

“李师傅,给你送点水果,刚进的,甜。”

李师傅接过水果,脸上有点发红:“谢谢啊,张婶,有空我去你那理发,不收钱。”

张婶子笑得合不拢嘴:“行行行,那我先走了。”

等张婶子走远,我笑道:“李叔,张婶子对你挺好啊,要不…”

“别提了,她家闺女都比我小不了几岁,咱不耽误人家。”李师傅咳嗽两声,“你还没回答我呢。”

我看着他,认真地说:“李叔,您的事您做主。只是…您做好被人说闲话的准备了吗?”

他笑了,露出一口黄牙:“我这一辈子,什么闲话没听过?当年你李叔我敢第一个在县城开理发店,那阵子多少人说我不靠谱。”

我问道:“那姑娘照片您看了?真人见了吗?”

“看过照片,没见过人。”他拿出手机,翻了几下,递给我,“你看。”

手机屏幕有点花,照片里是个清秀的姑娘,眼睛大大的,嘴角微微上扬,看起来温柔又有点倔。名字叫丁小玲。二十三岁,大专学历,会美容美发。我点了点头,把手机还给他。

“李叔,您就不怕被骗?”

他摆摆手:“我这破店,骗我干啥?再说了,当年我一无所有的时候,谁看得上我?现在好歹有个店,攒了点钱,已经是这辈子最好的时候了。”

风吹进来,门口的风铃”叮咚”响了两下。店里的日历还停在去年的十一月,那是他跟丁小玲网上开始聊天的日子。我突然发现,李叔身上那件湖蓝色的衬衫是新的,袖口还有褶皱,可能是刚拆的标签。

丁小玲是坐大巴来的。那天我恰好路过理发店,看见李师傅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那件西装,站在店门口张望。店里特意打扫过,地上没有头发,凳子上的旧报纸也换成了新的。

“李叔,紧张啊?”我打趣道。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点。”

丁小玲没让人等太久。她比照片上瘦,身上背着个双肩包,拖着个小行李箱,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见到李师傅,她喊了声”李叔”,声音有点小,但清脆。

李师傅接过她的行李,脸上的笑容像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路上累不累?先进店里坐会儿,歇歇。”

店对面小卖部的王大妈正往外张望,嘴里嘀咕着什么。我知道不出明天,全镇人就会知道李兴国找了个”服刑犯”的闺女。

丁小玲在店里安顿下来,李师傅让出了店里的小房间给她住,自己搬到了店面的杂物间。

小玲来的第二天就开始帮忙,手脚麻利,说话轻声细语。她会烫发、做造型,会的比李师傅多。有几个年轻姑娘试着让她弄,效果不错,渐渐地客人也多了起来。

但流言还是来了。

“听说了吗,李兴国那闺女,爹是个诈骗犯,骗了几百万,还判了十多年呢!”

“就是就是,这种人家的孩子,能是好的吗?我看啊,说不定是冲着李师傅那点钱来的。”

“李兴国也是,都五十多的人了,找个姑娘,还是这种背景的,也不嫌害臊。”

有天我去理发,恰好听见几个老太太在店门口嚼舌根。李师傅和小玲都听见了,但谁也没说话。小玲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给客人剪头发,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

我走进店里,小玲给我倒了杯水。杯子上有个小缺口,用透明胶带粘着。

“李叔,今天有空吗?”

李师傅从储物柜里翻出一块旧毛巾:“有啊,等会儿就给你理。”

我注意到柜子里放着一排新洗发水,是没见过的牌子,包装挺精致的。李师傅顺着我的目光解释:“小玲带来的,说是城里美发店都用这个。”

小玲接过话茬:“李叔的手艺好,就是用的东西太老了。我想慢慢把这些都换成新的。”

这时,一个穿着时髦的中年妇女走进来,往里张望:“是这里吗?我听说有个新来的姑娘,烫发特别好。”

小玲腼腆地笑了:“阿姨好,您是来做发型的吗?”

“嗯,给我弄个跟电视上那个…那个女明星似的,你看行吗?”

“没问题,您先坐,我给您看看发质。”

我看着小玲熟练地摆弄着工具,心想:这丫头是真有一手。

晚上,我帮李师傅搬了些东西,留下来吃饭。小玲做了三个菜,都是家常小炒,却做得挺精致,盘子里还放了点香菜点缀。

饭桌上,李师傅问小玲:“这几天,还习惯吗?”

小玲点点头:“挺好的,李叔。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店里设备太旧了,如果能换换,生意会更好。”

李师傅笑了:“慢慢来,挣了钱就换。”

小玲犹豫了一下:“李叔,我有个想法。”

她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了几张照片,是城里一家美容美发连锁店的样子,装修简洁明亮,设备也是新的。

“咱们可以往这个方向改,不用太夸张,但要有特色。”

李师傅摸了摸下巴:“这得不少钱吧?”

“可以慢慢来,先从最基础的换起。”小玲眼睛亮亮的,“李叔,您的手艺这么好,只要环境好点,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门外传来几个年轻人的笑声,隐约听到”服刑犯的闺女”几个字。小玲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李师傅假装没听见,起身去拿了双新筷子。

饭后,李师傅送我出门,点了根烟,小声问:“你觉得小玲这人怎么样?”

我想了想:“挺好的,李叔,有想法,也懂事。”

他深吸一口烟:“我也觉得。就是我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她受不了这些闲言碎语,跑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李叔,真金不怕火炼。再说了,您自己不也是被人说了半辈子吗?挺过来了不也好好的。”

李师傅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也是。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能有个伴儿,挺知足的。”

路灯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又坚定。

小玲来了三个月,店里的变化肉眼可见。墙上贴了新的壁纸,天花板刷成了米白色,连那个积水的台阶也修好了。李师傅的推子换成了新的,货架上的产品也多了起来。小玲还做了个小展示架,放了些发卡发圈之类的小饰品卖。

“丁姑娘手艺真不错,比那些大城市出来的都好。”

“是啊,上次我做完头发,我家那口子都说我年轻了十岁。”

“李师傅运气真好,找了这么个能干的闺女。”

来源:白开水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