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五华区总工会通过组建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创新“三个高”工作模式、实施“多联动 清底册”机制等系列举措,推动园区工会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做法入选2025年2月云南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截至2024年底,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已组建工会334家,建会率达
激活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池春水”
逐步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会改革“五华样本”
五华区擦亮“工”字服务品牌
近年来,五华区总工会通过组建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创新“三个高”工作模式、实施“多联动 清底册”机制等系列举措,推动园区工会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做法入选2025年2月云南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截至2024年底,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已组建工会334家,建会率达81.46%(不包含在街道建会的企业),发展会员3171人,入会率达83.38%。
从重构组织体系到升级服务模式,从产业工人培养到职工权益维护,五华区总工会用一系列扎实行动,擦亮园区“工”字服务品牌,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园区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创新组织体系、优化服务模式、强化产业赋能,为云南五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逐步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会改革“五华样本”。
创新组织架构
党建引领破解建会难题
云南五华产业园区作为2012年省政府明确的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自2008年8月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先后建有云南五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机关工会委员会、五华科技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五华科技产业园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五华科创大厦工会联合会暨五华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会联合会,以及园区企业基层工会等各类工会组织。
近年来,随着云南五华产业园区党建和行政工作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原有工会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发展需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五华区总工会加强与园区党工委的沟通与对接,于2024年8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标志着园区工会建设进入新阶段。
新成立的园区总工会采用“1+1+2+N”工作模式,即在成立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的基础上,将园区内的“N”类工会组织统一纳入园区总工会管理,从源头上理顺组织架构。同时,形成五华工会“1+10+1+N”(五华区总工会、10个街道总工会、1个园区总工会、N个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会工作整体架构和“1+3+N”(园区总工会、3个工作联合会、N个基层工会组织)的工会组织格局,实现对园区工会组织的化零为整。
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成立后,五华区总工会结合实际,创新“三个高”工作模式,以高标准优化、高效能覆盖、高质量支撑,推进园区工会工作提档升级,助力园区产业升级发展。一方面,指导园区制定并落实园区党工委定期听取园区总工会汇报制度、管委会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另一方面,规范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等制度,建立由园区党工委领导、街道党工委领导、重点企业工会主席、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园区总工会“三委”班子。同时,配备2名优秀工会社工人才,做好“传帮带”,指导基层工会规范开展工作。截至2024年底,园区直属入驻企业410家,组建工会334家,建会率达81.46%;发展会员3171人,入会率达83.38%。
针对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五华区总工会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实施“多联动 清底册”机制。自开展货车司机建会入会工作以来,五华区采取“部门联动”“多级联动”“集中入会”等灵活方式,扎实推进建会入会工作,通过联合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全面摸排辖区142家货车司机企业,覆盖697名司机,精准掌握底数。同时,联动辖区各街道总工会、园区工会开展“二次走访”,面对面指导建会,并实时更新数据。截至2024年7月,新增入会货车司机467人,入会率增至74.06%。五华区总工会、红云街道总工会多次与九九物流有限公司工会进行沟通,将有意愿入会的300余名货车司机纳入工会组织,并同步优化服务保障,建设“司机之家”,解决休息、停车难题,以暖心服务增强职工归属感。
面对建会入会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园区总工会采取“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园区企业建会入会工作,通过深化“政府+工会+区园投公司”三方合作机制,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成立“党建工建联合工作组”,实现对企业情况的全面摸排。同时,创新运用数据共享和交叉比对技术,精准锁定137家未建会企业,重点聚焦职工规模20人以上且经营稳定的目标企业。在动员实施环节,采取“点对点”沟通、多维度宣传等方式,最终确定34家企业参会,并现场提供建会流程指导和政策解读服务,推动企业依法建会、职工主动入会,确保工会组织覆盖率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升级服务模式
构建全方位职工关爱体系
随着云南五华产业园区总工会成立,五华区总工会着力打造多层次、精准化的职工服务体系,通过阵地建设、品牌活动、权益维护等多维度创新,切实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实现从传统福利型向现代服务型的转型升级。
五华区总工会以阵地建设为基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线下实体阵地建设是服务的基础保障,五华区总工会在科创大厦等重点区域高标准打造“职工书屋”“职工文体活动室”“职工休闲吧”等活动场所,不仅满足了职工日常的学习、休闲和健身需求,更成为职工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同时,建立6个“链主企业工会服务矩阵”,通过共享基层工会职工之家、职工活动阵地、五华职工夜校实训基地、法律咨询室等阵地资源,实现阵地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打造“工”字服务品牌,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线上服务方面,园区总工会统一开通线上入会渠道,将建会入会政策宣传、职工服务活动有机融合,增强职工入会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切实提升工会知晓率和会员参与度。同时,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送岗 工会情暖务工人”线上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有效解决部分职工的就业需求。
开展“五一”、中秋节等节日慰问活动,累计慰问园区产业链重点产业、行业一线职工70人,发放慰问金3.5万元,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为60余名园区职工子女解决暑期托管问题,有效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开展4场“惠健康”“惠生活”服务活动,服务园区职工90余人,活动内容包括健康体检、生活福利等多个方面,将工会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组织园区3名产业工人参加2024年五华区总工会示范性职工疗休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组织20余名职工参加交友联谊活动,满足青年职工的社交需求,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园区总工会精心打造一系列服务品牌活动,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从职工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多层次关爱体系。
在职业发展支持方面,园区总工会紧扣产业需求,构建完善技能提升体系。根据园区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和传统服务行业特点,举办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技能竞赛和咖啡师、茶艺师、调饮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的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同时,开展“DeepSeek技术与运用培训暨园区职工大讲堂”等各类培训活动20余场次,内容涵盖前沿技术、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为职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从生活关怀到职业发展,园区总工会的服务体系既关注职工当下的生活需求,又着眼于职工未来的成长空间,多种服务举措相互衔接、协同推进,构建起覆盖职工生活、工作等领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园区总工会在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突破,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权益保障体系。在民主管理方面,通过制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集体合同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为园区工会规范化运作提供制度保障。其中,在五华科创大厦试点推行的楼宇集体合同制度,覆盖楼宇内所有入驻企业,使职工权益保障实现从单点突破到面上推广的重要转变。
园区总工会还积极与五华区总工会对接,依托区总工会平台创新维权服务,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多元化解机制,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大幅提升纠纷调处的效率和公信力。目前,已累计为园区职工提供劳动争议咨询服务100余次。同时,园区总工会持续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为企业依法经营筑牢坚实“防火墙”。目前,国有企业法律顾问配备率已达100%,规上企业法律顾问配备率达60%以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产业赋能发展
工会力量助推园区产业发展
五华区总工会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将工会建设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赋能之路。通过聚焦重点产业链、培育标杆企业等务实举措,实现工会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园区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但产业凝聚力不足。对此,五华区总工会创新提出“链式”孵化引领策略,以园区数字经济、大文创、大健康3条党建产业链为工作重点,打造“链上企业工会孵化器”模式。该举措以链主企业工会为载体,由区总工会派驻专职指导员进行全程指导,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工会建设支持。从最基础的筹备组建、会员登记、选举流程规范,到工会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再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的“点菜式”普惠服务,形成“组织建设—能力提升—服务优化”三位一体的培育孵化体系。该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单独建会面临的资源不足、经验缺乏等实际问题,更通过产业链纽带强化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华区总工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坚持协同共创工作思路,创新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通过制定产改“一手册,两清单”工作方法,将产改要求转化为企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五华区总工会与园区总工会紧密配合,重点培育打造五华科创大厦、云南九机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并根据企业自身优势打造产改工作特色亮点,形成可复制、可传播的产改典型经验。
五华科创大厦立足楼宇经济特色,打造“产改工作服务团队”品牌,建立“1+1+1+N”服务团队,以产改添动能、服务加动力、国企带民企、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思路,推动楼宇经济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同时,通过“活动共联、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文化共建”服务宗旨,实现对楼宇经济、楼宇治理、楼宇职工产改工作的有效引领带动,充分发挥楼宇数字经济特色优势。云南九机科技有限公司则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创新提出“1+4+N”工作法,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业活力,特别开展“金点子”璀璨行动,鼓励职工积极贡献创新构想,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五华区总工会正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工会动能。在前期成功打造“链式”孵化模式和产改标杆的基础上,工会工作正向着更系统化、更精准化的方向迈进。围绕园区产业布局,五华区总工会将重点抓好5个关键环节:在强化业务指导方面,紧密贴合昆明市“8+N”重点产业链、五华区“4+1”产业布局,通过深入调研为不同行业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在强化组织建设方面,重点突破新兴产业建会难题,同时提升现有工会规范化水平;在推动产改提质扩面方面,协同园区总工会与园区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晋升空间和发展平台,激发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丰富竞赛活动形式方面,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和选拔一批高技能人才;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联合园区总工会与园区企业,共同搭建创新平台,为职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活动提供支持,并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投入力度,推动职工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五华区总工会的实践探索,生动诠释了工会组织从“建起来”到“活起来”的深刻转变。通过创新组织架构、升级服务模式、深化产业赋能,五华区总工会不仅破解建会难题,更构建起覆盖职工生活、职业发展和权益保障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秀拥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