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战士,展现抗日中流砥柱的模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09:20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8月27日,黑龙江省档案馆披露了一份日伪档案,明确了杨靖宇将军的牺牲时间、地点,即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县城西南5公里、高程490米处壮烈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8月27日,黑龙江省档案馆披露了一份日伪档案,明确了杨靖宇将军的牺牲时间、地点,即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县城西南5公里、高程490米处壮烈殉国。当尘封多年的史料再度面世,血与火的记忆又一次被唤醒,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何谓担当、何谓中流砥柱。

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队伍,在漫长的十四年抗战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就像近期热播的群像剧《归队》呈现的那样:一批在日伪围剿中失散的抗联战士,或困于山林,或落难劳工营……虽身陷绝境,却仍然志在抗日,九死而未悔。这种飘零四方不改抗战之志的信念,体现了一个民族“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的顽强意志。

抗联战士身上,涌动着一股贯穿意志与行动的澎湃力量。最新披露的日伪档案揭示:杨靖宇将军殉国时,随身仍携带武器、现金、笔记本和怀表。他为什么不放弃这些?因为这是重建抗日武装的希望“火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将军都未曾动摇的信念,就是重新组织队伍、抗战到底。铁一般坚定的信仰,使他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从未迷失,在威逼利诱面前从未屈服,纵使泰山压顶也不退缩。

再看行动。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旗帜,是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的政治力量。从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大捷,到如惊雷般重击华北日伪军的百团大战……不论是白山黑水还是天涯海角,凡有烽火处,皆有共产党人奋战的身影。所谓“中流砥柱”,就是看谁在民族危亡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并且始终如一。

“在林海中谁守着边疆,期盼严寒散场,人们的愿望都一样,等到万物生长,回家乡。”——《归队》的片尾曲,以温柔的旋律道出了抗联战士最深切的期盼与最坚定的信仰。这样一群穿梭于林海雪原、坚守于苦寒绝境的不屈身影,展现的正是中流砥柱最真实的模样。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