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玉米抗性虫的防治问题尤为突出。不少种植户反映玉米地块出现青虫难以治理的情况,这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玉米抗性虫的防治问题尤为突出。不少种植户反映玉米地块出现青虫难以治理的情况,这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对一些反馈青虫难以治理的玉米地块进行了回访和调查。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发现,青虫并非无法被杀死,而是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每次用药后,虽然能看到部分虫体死亡,但仍有大量青虫存活。
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种植户的用药方式存在问题。
过去,玉米害虫的防治相对较为简单,农资店常推广的甲维盐和高氯.甲维盐等杀虫剂,如今抗性问题日益严重。在大部分地区,当害虫大量发生时,这些药物的效果已十分有限,难以有效防治抗性青虫。
其二,玉米青虫的藏匿位置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许多青虫藏在玉米的芯叶内,这使得施药时难以全面覆盖,导致不少青虫得以逃脱药剂的作用。
而且,许多种植者习惯使用触杀药剂,如虫螨腈和茚虫威等,但其内吸杀虫效果并不理想。倘若青虫未接触到药液,后期便基本不会受到伤害。
因此,在施药时,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对于提高防治效果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抗性青虫和钻心虫呢?关键在于配置内吸性良好的杀虫剂。这类药剂能够被玉米植株吸收,一旦害虫啃食玉米,就会中毒致死。
在此,我们推荐氯虫苯甲酰胺。随着国产化的推进,今年其成本大幅降低,不仅能有效提升杀虫效果,还能延长药效的持久性。
在施药时配合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显著增强防治效果。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四种防治玉米抗性虫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的组合。这种组合适用于害虫发生的早期或初期。
虽然灭虫速度相对较慢,但防虫效果良好。在玉米种植的早期,当施用玉米苗除草剂时,搭配这一药剂,能够有效预防后期可能出现的严重青虫问题。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19.4%的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各15克,兑入30至40斤的水中,进行喷雾操作。对于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农户来说,这个配方在预防抗性虫方面是比较合适的。
它能够在害虫尚未大量繁殖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种方案是虫螨腈或茚虫威与虱螨脲、氟铃脲、甲氧虫酰肼等的组合。该配方的优点是能够同时针对高龄虫及其卵进行防治,实现双重灭虫的效果。
此方案适用于早期预防以及害虫发作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玉米叶芯内已经存在虫害,那么就不建议使用这个配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虫害的具体表现,来合理选择使用这一方案的时机,以充分发挥其防治效果,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第三种方案是虫螨腈与氯虫苯甲酰胺的组合。这个配方更侧重于灭虫,在前期和害虫高发期均可使用。
虫螨腈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而氯虫苯甲酰胺则具有优异的内吸性能,二者的结合不仅提高了防治的速效性,还延长了药效的有效期。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使用30%的虫螨腈与氯虫苯甲酰胺,按照25毫升的比例,兑入30至40斤的水中进行喷雾作业。
这种组合能够迅速对害虫产生作用,同时通过内吸作用,使药剂在玉米植株内持续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对玉米抗性虫的治理效果。最后一种方案是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混用。这是一个高级配方,被认为是应对抗性虫害的顶级方案。
溴虫氟苯双酰胺作为一种新型成分,其抗性较低,触杀效果极佳。而氯虫苯甲酰胺则具备良好的内吸特性,持效时间较长。
当前面提到的三种配方效果不理想时,这个配方往往能够在一次施用后解决问题。具体的配比为10%的溴虫氟苯双酰胺5毫升与35%的氯虫苯甲酰胺8毫升,同样兑入30至40斤的水中进行喷雾。
这个配方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那些已经对其他药剂产生抗性的虫害,发挥出卓越的防治效果,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四种防治玉米抗性虫的方案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种植户们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玉米地的具体情况,如虫害的严重程度、发生时期以及玉米的生长阶段等,合理选择和应用相应的防治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玉米抗性虫的危害,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种植户们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防治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虫害问题。
在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剂量,避免因用药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对玉米地的日常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残株,保持田间卫生,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相信能够有效地解决玉米抗性虫的防治问题,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探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