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始终把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放在第一位,坚持“打、防、管、治、宣”五方面一起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电诈立案数、资金预警数、涉案“两卡”(即银行卡、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我市已连
8月28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孙中华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
克向东 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副行长
孔令峰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临沂分公司副总经理
徐 飞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孙中华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始终把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放在第一位,坚持“打、防、管、治、宣”五方面一起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电诈立案数、资金预警数、涉案“两卡”(即银行卡、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我市已连续432天没有发生资金预警后被骗的情况,实实在在的保护了大家的财产安全。
一是组织推动坚强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诈工作,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民生实事来办,推进资金链、网络链、通信链生态治理,铲除电诈犯罪滋生土壤。今年以来,市级层面先后召开联席会议、调度部署会、银行卡治理约谈会6次。建立“日调度、周点评、月分析”工作制度,堵住短板漏洞,推动解决问题。各县区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也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全市综合治理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破案打击稳步推进。我们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力提升打击治理、追赃挽损质效。我们组织开展“云剑”“断流”“拔钉”“破案攻坚”等系列打击行动,今年1-7月,全市共破获电诈案件1720余起,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200万元。针对我市银行卡存量大、涉“两卡”人员多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断卡”“打击地推小卡片涉诈引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贩卡团伙、“跑分”中介和行业“内鬼”。我们成立了“两卡”打击专业队,抓获了1190多名“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打掉了52个团伙。
三是宣传预警走实走深。防范被骗,宣传提醒很关键。我们全面加强反诈宣传,下发了《临沂市“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和《全市公安机关常态化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宣传、精准宣传,使防范宣传覆盖各类人群,努力形成“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氛围。预警劝阻是反诈骗的重要防线。市县两级同步开通全国反诈“96110”预警专线,自主搭建AI智能语音预警系统。一旦发现有人可能被骗,我们第一时间发送短信、拨打电话,必要时民警直接上门劝阻。今年1-7月,我们共接收上级推送的资金预警2780多条,出动警力5580多人次,成功劝阻了2480多名群众,避免了1162万多元经济损失。
四是行业治理持续深化。我们发挥联席会议作用,督促推动金融、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向涉诈风险较高的部分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教育、卫健等主管部门发送提醒函25次,堵塞“两卡”管理漏洞。我们联合金融管理部门召开3次约谈会,对管理存在漏洞的银行网点,采取了暂停新开户业务的整改措施。我们深化警银联动,在市县两级建立“银行柜面取现可疑人员联合处置机制”。今年以来,成功堵截75起可疑柜面取现业务、金额290多万元,守住了重要防线。我们还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堵截涉诈资金取现失败案例进行复盘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警告和罚款的处理。
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反诈形势依然严峻。电信诈骗“主流”犯罪趋势更加明显,犯罪分子利用新技术伪装自己,甚至在境外架设平台,远程登录操控,实施诈骗;受高额利益诱惑,境内租号养号、做技术、拉人头、洗钱,甚至招募人员出境实施诈骗等情况依然存在。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今年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深化攻坚年”,是行动的关键一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件事:一是聚力统筹推进,凝聚工作合力。围绕资金链、网络链、通信链治理持续发力,铲除诈骗滋生土壤。督促各成员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真正负起责任,堵住漏洞,管控风险,让打击治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二是聚力防范为先,全力压降发案。我们会针对学生、务工人员、家庭妇女、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采取“大水漫灌”的广泛宣传和“精准滴灌”的针对性提醒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用真实案例揭露骗术,让防骗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持续营造“全社会反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三是聚力追赃挽损、严惩犯罪。继续开展“断卡”、“破案攻坚”、集群战役、打击黑灰产集中会战等专项行动,对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的案件,实行市县一体合成作战,依托两级专业研判队伍,深度研判,深挖线索,实现全链条打击。四是聚力源头治理、重点管控。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聚焦境内黑灰产业,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持续深化涉诈“两卡”治理,深入推进存量账户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和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和参与反诈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强市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答记者问
1齐鲁晚报记者提问:请问近期我市发案损失较高的电信诈骗案件类型有哪些?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防范,避免被骗?
徐 飞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
近期,我市发案、损失较高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有三类:
1.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诈骗分子先伪装成“投资导师”,通过一些直播软件或短视频社交平台,拉人进群听课,展示虚假收益,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先让受害人获取小额利益,再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最终骗取大额资金。还有的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添加好友等方式,伪装成婚恋对象,以有“内幕消息”、让受害人代为操作虚假账户获利等方式,诱导受害人开户注资,待大额投入后,再以“系统异常”“账户冻结”为由索要“解冻费”,最终卷款消失。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网络交友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不要和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谈钱,凡是宣称“内幕消息、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网络投资,都是诈骗。
2. 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兼职广告,招揽“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或以“免费送礼”“技能培训”等名义拉人进群。初期让受害人完成点赞、关注等简单任务,并支付小额佣金以博取信任。群内“托儿”晒高额收益截图,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或登录“钓鱼”网站做“进阶任务”,受害人垫付资金做大单任务后,再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失误、账户冻结”等理由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收不明快递,不点不明链接,不扫不明二维码,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报酬是陷阱!
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冒充抖音、快手等平台客服,谎称会员扣费、保险到期等,如不关闭将自动扣费、影响征信,制造恐慌。要求受害人下载可远程操控或屏幕共享的软件,或诱导受害人说出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再以验资、测试账户等名义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内,或直接通过屏幕共享功能操作,盗刷受害人账户里的资金。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切勿向陌生人透漏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如接到所谓“客服”电话声称自动扣费,极有可能是诈骗,应果断挂断。不要下载对方提供的任何第三方软件,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谨防手机被远程控制。如发现手机屏幕被共享控制,立刻强制重启,拔掉手机卡,删除可疑App。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与子女沟通,或直接拨打110报警求助。
2山东商报山海新闻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护资金安全方面主要从哪些关键环节开展工作?
克向东 (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副行长)
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做好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2025年以来,组织商业银行依法处置涉诈账户1700户,排查涉诈关联账户7400户,协助公安机关堵截可疑取现176起,收到公安机关表扬信121封,组织反诈宣传活动1.03万次,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一是筑牢金融反诈防线。督促商业银行严格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持续健全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按照“风险为本”原则,提供与客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持续压降涉案风险。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新开户的尽职调查,持续开展存量账户风险排查,紧盯电信网络诈骗新形势新手法,持续优化风险控制模型,不断提高异常交易监测和处置的时效性、精准性。深入做好涉案线索核查和关联排查,及时封堵风险防控漏洞,不断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二是深入完善联防联控。督促商业银行完善群众申诉咨询服务渠道,按照“谁决定、谁负责”原则做好解释沟通和引导工作,积极配合做好涉诈资金查控、受害人预警劝阻、异常取现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强化警银协作,加强对涉诈资金转移新形势、新手段磋商研判,督促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客户异常现金存取、黄金寄递等行为,加强风险提醒,积极为公安机关提供可疑线索,依法协助严厉打击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等行为,最大限度阻断涉诈资金转移。
三是持续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商业银行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通过线上专项宣传+线下集中宣传+常态化宣传,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持续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防诈反诈的浓厚氛围。强化以案示警,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典型电信诈骗案例,组织商业银行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精准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诈骗手法,强化法律震慑,全面提升公众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将组织金融行业继续贯彻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各项工作部署,与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线,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3鲁网记者提问:临沂移动通信公司作为通信运营商,请问在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普通老百姓有哪些提醒或建议?
孔令峰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临沂分公司副总经理)
临沂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企业责任,不断推进电信诈骗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严格落实新入网号码实名制要求,严防违规办卡等问题发生;明确告知客户出售、出借电话卡的风险和和法律责任,引导客户合理合法的使用电话卡;规范短信端口实名登记,开展短信端口涉诈风险专项治理。今年上半年,临沂移动涉案电话卡数量同比下降41%。
二是强化警企协同。与反诈中心建立7*24小时联动打击机制,利用通信技术和资源优势,针对涉诈线索快推送、快研判,警企联动发力,有效挤压电诈犯罪活动空间。今年以来,我公司已向反诈中心提供了超过2000余条有价值的反诈线索,协助抓捕嫌疑人60余人,缴获VOIP作案设备40余台,号卡160余张。
三是加强技术反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加强监测和拦截,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提醒。今年以来,日均处置高风险号码约370户,累计处置异常号码7.7万余户。
普通老百姓在日常使用手机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日常细节入手,以更好地防范电信诈骗。
一是保护好个人信息
二是不要将自己的手机卡和互联网账号出租、出售或借给他人。不用的手机卡、互联网账号及时注销。
三是及时安装反诈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识别、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
四是座机反诈也要注意。骗子开始盯上座机,他们偷偷在医院、小区等楼内分线箱架设“VOIP”设备,从境外通过该设备盗用线路拨打诈骗电话。请大家提高警惕,关注单位或小区有没有不明设备,要及时排查配线箱、管道井。
下一步,临沂移动公司将不断优化治理措施,持续巩固治理成效,全力守护市民的“钱袋子”。
来源:12345临沂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