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场零距离、沉浸式的科普活动,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000多名青少年在家门口体验科技的奇幻世界。“哇!土豆能发电!”“我的脑电波让蜘蛛动起来!”“水火箭呼啸直上晴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近日,20场零距离、沉浸式的科普活动,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000多名青少年在家门口体验科技的奇幻世界。“哇!土豆能发电!”“我的脑电波让蜘蛛动起来!”“水火箭呼啸直上晴空。”
这是杭州市余杭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关工委共同举行的课外教育创新实践活动。20场活动旨在推动科普教育走进村社、科技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乃至日常生活,让青少年在生活与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北航天目山实验室低空技术展厅中,各种智能超轻型飞行器、载人飞行器、AI氢动力无人机,让青少年目不暇接。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他们逐步理解飞行原理、动力系统和智能机载设备,并在飞行模拟器上操控飞机起降。场外,伴随着倒数声“3、2、1”一枚水动力火箭腾空而起,在蓝天上画出优美的弧线。青少年欢呼雀跃,课本上的“气压原理”在这一刻变成触手可及的“飞天”动力。
走进杭州国际石墨烯博览馆,青少年仿佛穿越材料发展的历史长河,从石器、陶器、铜铁到硅材料,每一次跨越都展现人类文明与科技的进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拼装分子模型,化身“纳米碳原子设计师”,在微观结构里探寻科学奥秘,感受化学键的神奇力量。
在与机器人零距离体验中,青少年戴上手套,挥动手势,智慧播种小机器人沿着地图“哒哒”地前进,把种子稳稳地送到指定点位。脑电波蜘蛛则随着青少年的意念缓缓移动,青少年忍不住地欢呼:“它听我指挥了!”
杭州市余杭区青少年在体验科技的奇幻。余杭区科协/供图
杭州市余杭区青少年在体验科技的奇幻。余杭区科协/供图
来源: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