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黑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不是黑格尔的文字游戏,也不是笔误,而是真理,只有细细品读,然后回溯历史,展望现在,人类就会发现,所有的教训,是从未被吸取的,所有的故事,都是曾经演绎过的。
比如,下面这段历史,就跟今日时局如此相似,背后的逻辑,让人惊叹,这不就是轮回吗?
全文5400字左右,且看一出历史的回溯,看过之后或有恍然大悟之感!
一:冷战是何时开始的?很多人心中的答案或许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但这只是标志性事件,而不是开始,最早的冷战一词,出自1946年初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的演说词中。
在这份演说中,他称“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随后这个词语,在经过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等人反复述说之后,成立一个约定俗成的词语,并深深影响了世界。
而这个词语能影响世界,则和四个人的助力有关。
第一个人急切,第二个人虚伪,第三个人算计,第四个人彪悍。
二:急切之人。
1946年2月9日,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正在莫斯科美国使馆中,无聊地听着收音机。
突然,收音机中的话语,引起了他的注意,讲话的人正是苏联领袖斯大林。
听着收音机中那威严的话音,这个人明白,自己翻身的机会貌似来了。
当斯大林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不会有和平,无论苏联国内的和平,还是国外的和平,都不会有的!
他整个人高潮了,兴奋的立马奋笔疾书,刷刷刷用笔写下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看法中,最至关重要的论述就是:
我们面对着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
同美国不可能达成长远的妥协;若要使苏联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美国社会的和谐,摧毁美国的传统生活方式,破坏美国的国际权威。
这支政治力量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全部人力,支配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土的全部资源。
随后意犹未尽的他,又补充了一句: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套精心设计的、覆盖面极广的机构在其他国家施加影响。
最后得出的总结是:苏联这个政权是不通情理的,却对于武力逻辑高度敏感,好像一辆开足发条的玩具汽车,只有遇到无法对抗的力量才会停下来。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
恰在此时,美国国务院指示美驻苏使馆上报对苏联的看法,一看机会难得,这个人立马将两个秘书和武官叫来,让所有人看到自己抱病工作的样子。
随后口述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签发给华盛顿。
这个人就是出生卑微,亟待仕途翻身的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
这封报告就是著名的“凯南报告”。
三:虚伪的杜鲁门。
这封长达100页的报告发回了华盛顿,随后来到了乔治·凯南好友克利福德那里。
看着这份写得如此好的报告,克利福德也欣喜若狂。在接受杜鲁门指示之后,开始奋笔疾书,总结其中的反苏理论,撰写文章,汇总成了一份沉甸甸的美苏关系报告送进了白宫。
杜鲁门对这份长达100页的美苏关系报告兴趣盎然,看得津津有味。
边读边回味的他,尤其对下面这段话拍案叫绝:
军事力量的语言是强权政治的信徒们懂得的语言,美国必须准备发动原子战争和生物战争,并创立一种全球主义,旨在支持和帮助在任何情况下受到苏联威胁或危害的所有民主国家。
看完报告后,没忍不住困意的他,拿起电话就问道:克利福德,这报告的副本有几份?
克利福德:10份?
杜鲁门说:我要余下的9份,立即拿到我这儿来!
克利福德立马将剩下的9份文件送进白宫,杜鲁门看着这报告,思索片刻后,锁进了保险柜,随后用告诫的口吻自言自语说:必须锁起来,严加保密,否则,任何跟俄国人的斗争都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如果这个报告泄露了出去,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屋顶都要被掀翻。
随后,在汇总了乔治坎南的报告,还有克利福德的报告后,杜鲁门就研究出了自以为是的杜鲁门主义。
这主义的核心只有一点,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名义,践行美国的全球霸权扩张。
但,杜鲁门虽然言行粗鲁,却是一个低调且谨慎的人,他担心过于急切地抛出自己的杜鲁门主义,会让自己遭遇不必要的非议,随后就开始选择合适的人选,来完成这件事!
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失意的政客,这个人就是丘吉尔。
四:算计的丘吉尔。
丘吉尔大家都知道,二战中的英国首相,鼎鼎大名的三巨头之一。
因为在二战中坚持抗战的做派,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但这是过去时,二战后期的丘吉尔,居然在英国大选中落败,失去了英国首相宝座,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
败选之后的他,恰好在美国游历,至于游历的目的,就是挑拨苏联和美国的关系,让渐渐式微的英帝国,有喘息机会,让美苏争锋,让英国火中取栗,继续维系摇摇欲坠的帝国国运。
从这个角度看,杜鲁门需要拱火的人,丘吉尔需要唱戏的舞台,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杜鲁门是明面上的掌权者,如果悍然发表激烈的语言,会引发舆论风潮,也让事情没有了转圜的余地,要是有一个威望很高,但却没有实权的人物出马,无疑事半功倍。
丘吉尔有心,杜鲁门有意,两人顺利地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见了面。
在杜鲁门阐述了自己的冷战意图后,非常反共的丘吉尔立马表达了支持的态度,并一起商议了演说的纲领。
为了能让丘吉尔尽心竭力办事,杜鲁门也想了不少办法,由此才有了一段趣闻。
五:美酒、雪茄管够,你只管写就完了。
丘吉尔除了政治家身份之外,还有个身份就是英国畅销书作家,这笔杆子也是厉害得紧。
一看丘吉尔答应,大喜过望的杜鲁门立马邀约丘吉尔乘火车去自己的家乡密苏里州富尔顿。
路上两人边打牌,边交流,谈笑风生,玩得不亦乐乎。
到达密苏里州之后,为了丘吉尔能安心写作,杜鲁门又安排豪华饭店,盛情接待。
接待过后,丘吉尔开始了写作节奏。
谁曾想,却迟迟进不去状态,一问才知道,是没酒啊?
一看这情况,杜鲁门犯难了,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城是一个禁酒的城市,没酒可卖,咋整?
考虑一会后,杜鲁门匆忙下令,派美国空军从附近的城市用最快的速度运来了美酒,然后安排多情的美女,将酒杯递到了丘吉尔手中。
看着多情的美女和美酒,丘吉尔欣然笑纳,恢复了状态,奋笔疾书起来。
为了照顾好丘吉尔,杜鲁门甚至将丘吉尔的孙子请到白宫,专门问他丘吉尔还有啥嗜好不?
丘吉尔的孙子,深谙祖父嗜好,就说,我爷爷有抽雪茄的癖好。据说是早年间在古巴瞥见古巴女人撩裙子,在大腿内侧卷烟叶制造雪茄后,才爱上雪茄的。
听完这话,杜鲁门立马投其所好,进口了世界上最好的雪茄,让丘吉尔享用。
美酒、雪茄还有美女的加持,让丘吉尔状态特别好,费时不久,就完成了精彩的演说稿。
一看时机成熟,杜鲁门趁热打铁,邀请丘吉尔演讲。
六: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杜鲁门亲自陪同丘吉尔进入了威斯敏斯特学院演讲厅。
诺大的演讲厅座无虚席到处是人。
来源:阿曹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