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 - 6岁孩子的情绪发展就像爬楼梯,是分阶段的。刚开始,小不点们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靠哭闹来引起大人注意。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有了自我意识,但情绪还是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0 - 6岁孩子的情绪发展就像爬楼梯,是分阶段的。刚开始,小不点们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靠哭闹来引起大人注意。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有了自我意识,但情绪还是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其实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情绪管理上走了弯路。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哭就是不乖,不允许孩子释放情绪;还有些家长习惯用物质奖励哄孩子,像“你不哭就给你买好吃的”。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太妥当。我们得明白,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它只是孩子内心感受的一种外在表现。
既然了解了孩子情绪发展的特点和常见误区,那遇到孩子情绪突发状况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哭闹、打人、拒食这些情况都可能出现,不同情况得用不同的办法。
哭闹
孩子哭闹时,有些家长会大声呵斥,让孩子立马止住哭声。但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先蹲下平视孩子,让他感受到被尊重。然后把他的感受说出来,比如“我知道你没拿到玩具,心里特别难受”。最后,再转移他的注意力,拿个别的好玩的东西给他。就像前面抢玩具的例子,我当时蹲下抱住大哭的孩子,跟他说“我知道你被推了很疼,心里委屈极了”,接着拿出一个小玩偶,他很快就被吸引,哭声也停了。
打人
孩子打人时,家长可别立刻打骂。我们要先制止他的行为,然后问问原因。要是因为争抢玩具打人,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你特别想玩那个玩具,但是打人是不对的,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接着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想法,“你可以跟小朋友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能让我玩一会儿吗’”。
拒食
有些孩子会因为不喜欢食物的味道或者心情不好而拒绝吃饭。这时候,家长别强迫孩子。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为啥不想吃,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也可以换个花样,比如把食物做成可爱的形状。我有个小朋友,一开始不爱吃蔬菜,我把蔬菜做成小兔子的样子,他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开始尝试吃了。
孩子情绪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我们知道了,那有没有什么日常预防的办法,能减少孩子情绪爆发的次数呢?
为了让孩子情绪更稳定,减少爆发的次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周计划表
给孩子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几点出去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有规律的生活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情绪也会更平稳。
布置情绪角
在家里弄一个情绪角,放上柔软的抱枕、可爱的玩偶。当孩子情绪不好时,让他去情绪角待一会儿,放松放松。还可以在情绪角贴上情绪温度计贴纸,这样孩子就能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程度。
开展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像角色扮演游戏就很不错,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各种场景,让孩子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情绪。我推荐玩“情绪猜猜猜”的游戏,家长做出不同的表情,让孩子猜猜是什么情绪,这能帮助孩子建立情绪词汇库。
日常预防做到位了,那从长远来看,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呢?
培养孩子情绪自控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情绪识别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要帮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可以通过一起读绘本、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知道开心、生气、害怕这些情绪都是什么样的。我给大家推荐几本绘本,像《我的情绪小怪兽》《生气汤》《我好担心》,都很适合低龄孩子。
即时疏导阶段
当孩子情绪出问题时,我们要及时疏导。就用前面说的“三步冷静法”,让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习惯养成阶段
通过固定作息、写情绪日记等方式,让孩子养成自我调节情绪的习惯。情绪日记不用写很多字,画个简单的表情或者符号就行。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学会自己观察和调节情绪。
要是孩子出现一些极端情绪表现,像长时间情绪低落、拒绝和人交流、频繁攻击别人,家长就得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孩子情绪管理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希望这些方法能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萌系盟Aw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