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松“无三不过望”,来到了快活林,以“却为何不姓李”激怒了蒋门神的顶老小妾,引出了蒋门神。然后,施展平生真才实学鸳鸯脚、玉环步“醉打蒋门神”。那么,“却为何不姓李”就能激怒顶老,蒋门神是什么人,武松为什么“醉打”蒋门神用的是鸳鸯脚、玉环步,这是什么样的武功呢?
武松“无三不过望”,来到了快活林,以“却为何不姓李”激怒了蒋门神的顶老小妾,引出了蒋门神。然后,施展平生真才实学鸳鸯脚、玉环步“醉打蒋门神”。那么,“却为何不姓李”就能激怒顶老,蒋门神是什么人,武松为什么“醉打”蒋门神用的是鸳鸯脚、玉环步,这是什么样的武功呢?
蒋门神,是镇守南京的门神
蒋门神是什么人,施恩做过简介:“近来被这本营内张团练新从东路州来,带一个人到此。那厮姓蒋名忠,有九尺来长身材,因此江湖上起他一个诨名,叫作‘蒋门神’。那厮不特长大,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大言道:‘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枪棒”出自《史记·天官书》的天枪与天棓(铁棒栾廷玉),是紫宫的禁卫,也就是皇宫的禁卫。因而,《水浒传》有“枪棒”随身的人,都是大明皇帝。难道,蒋门神就是大明皇帝吗?
蒋门神既是大明皇帝,也是禁卫南京的守将,怎么回事呢?
其一,蒋,指的是蒋州,蒋州即南京。门神,出自《山海经》:“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这句话不多做解读,而其中的“桃树”在四大名著中都借喻为“木兆”,指的是燕王朱棣,也指大明亡于朱家木字辈。蟠,指的是“钟山一蟠龙”,也就是大明太祖朱元璋。
神,乃申示,这个字也曾多次讲到,是大明祭祀之意。靖难之役爆发于朱元璋驾崩的第二年(1399年),这件事曾多次讲过,四大名著中的“酒”、“醉”都是隐写的这段历史。因此,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一定隐写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之后的大明藩镇之乱历史。
此时,大明南京的“门神”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蒋门神是随着东路州张团练来到孟州的,书中的“团练”是借宋朝的官职隐写的大明居丧。练,小祥服也,出自《礼记·杂记下》,简而言之,父母去世后的周年为小祥,所服除服为小祥服,“练”就隐写了建文元年。
张,是“璋”的谐音,又指南方朱雀七宿中的张宿。团,圆也,“张团练”隐写的就是朱元璋。朱允炆是朱元璋所传之帝,所以,蒋门神就是张团练从东路州带来的一个人。東,则是木申,又隐写了木字辈的燕王,燕王谋反篡位,但他还是朱元璋之子。
其二,门,守也,“蒋门神”又指的是守卫南京的门神,这二人隐写的是为朱棣打开金川门的古文朱橞、曹国公李景隆。靖难之役后,这两大门神也遭到了“东路州”人的醉打。
我曾经做过解读,施耐庵高度疑似谷王朱橞,是书中的“李应(里应)”之一。后来,朱棣以谋反罪将其圈禁。与朱橞一并做“李应”的李景隆小字九江,书中以“江州”隐写,李景隆也遭朱棣构陷谋反而褫夺丹书铁券,幽禁于凤阳。
这两个“蒋门神”被朱棣“醉打”,恐怕是“没遮拦”的缘故,总是拿打开金川门帮助燕王夺位之功说事,泄露了靖难之役弑君篡位的真相。
李景隆是朱棣亲封的靖难第一功臣,而在《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却删去了李景隆的诸多事迹,诬其为“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輙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其实,李景隆深得太祖赞许,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以郁保四“专一把捧帅字旗”,隐写了靖难之役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折断帅字旗,救了险些遭擒的燕王。郁保四,是“欲保四”的谐音,燕王行四,李景隆从靖难之役开始,就已经倒向了朱棣这边。
施耐庵在书中以“蒋门神”自称,遭到“醉打”也是咎由自取。
蒋门神名蒋忠,泰岳争交为何不曾有对?
施恩说,蒋门神名叫蒋忠,拽拳飞脚,相扑为最,自夸“三年上泰岳争交,不曾有对,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蒋忠,是“将终”的谐音,忠,拆开为中心,中、心是一个意思,心为大火,朱允炆就终于大火。相扑又叫争交,交即“跤”,与“蛟”通,也就是蛟龙。《汉书·高帝纪》:“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朱元璋乃大明太祖高皇帝,生于戊辰年,属龙。交又交椅,三年泰岳争交,寓意争夺大明龙椅。
《诗·秦风》:“交交黄鸟。”交交,是鸟飞的样子,前面讲过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就是《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的“日暮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谣言的隐写。“交”隐写的是燕王,燕王夺位,因而是泰岳争交。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去岳庙烧香,其妻张氏在五岳楼前被高衙内纠缠。此五岳隐写的是大明“水木火土金”五行字辈,泰岳为东岳,蒋门神就从东路州来,东为青州为木,隐写的是朱家木字辈的燕王。
靖难之役爆发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终结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历史四年,蒋门神“三年上泰岳争交”,这就到了建文三年了。此时,大明九大亲王藩镇只有朱棣一家谋反篡位,那就是“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建诸子”,总共封了十大藩王,其中九家是皇子亲王,另外一家则隐写在后来的《石头记》中,就是作者石涛家的桂林靖江王。所以,施恩说蒋忠“有九尺来长身材”,九尺是“九赤”的谐音,赤即朱。
长,隐写的是长陵,施耐庵肯定见证了朱棣驾崩榆木川的历史。开篇词中有这样几句:“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这其中,就隐写了榆木川。林冲误入白虎堂,白虎堂即仁智殿,朱棣驾崩回銮,就停灵于此。
《石头记》“千皴万染”、“一击两鸣”、“两山对峙”的笔法,实则学的《水浒传》。书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情节都不是单一的意象,都是一事多喻,多事一喻,一人多喻,多人一喻。“蒋门神”、“蒋忠”不仅隐写了靖难之役建文帝的结局,也隐写了朱棣“将终”,同时,还隐写了作者自己的遭遇。
鸳鸯脚、玉环步,借安史之乱以写靖难之役?
武松到了快活林酒店,寻衅激怒蒋门神的小妾。这个小妾,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唱说诸般宫调的顶老。“顶老”即伎女,四大名著中的女都是写的大明,大明即“女”,伎谐音“姬”,大明朱氏的先祖就出自姬姓。
武松先问酒保:“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为何不姓李?”这句话惹怒了蒋门神的顶老,大骂:“杀才!该死的贼!”边骂边奔向武松,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 手把冠儿捏做粉碎,揪住云髻,隔柜身子提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
那妇人被武松丢进酒缸里,火家捣子见势不妙,便去林子里乘凉的蒋门神那里报信。凉,就是“二京”,隐写的是大明两京。
为什么武松问“却为何不姓李”便激怒了蒋门神的小妾呢?这就涉及到武松醉打蒋门神所用的武艺:鸳鸯脚、玉环步了。
鸳鸯为雌雄水鸟,雌雄为阴阳,阴阳即“明”。大明兴于凤阳,定鼎朱雀之地,建皇城于燕雀湖上,燕王起兵靖难都是“鸟”,水鸟隐写的是洪武与封到在北方水地的朱棣。脚是“交”的谐音,脚,却也,却,止也,月,象征的是大明,“脚”寓意大明将止,照应的就是“将终”。
玉环,即杨玉环,借杨玉环以写安史之乱,以安史之乱隐喻大明靖难之役。
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其中就隐藏了“安史”。延安府即晏安府,晏安就是大明曹姓先祖,又谐音“燕安”隐写的是“梁山”。《水浒传》三大神秘人物王进,其实早就上了梁山。梁山实写的是北京石景山,以此隐喻大明都城,梁山之东便是燕藩,因而是“山东梁山”。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姓李,李,又是十八子,十八为“木”,隐写燕王。武松问:“却为何不姓李”就点到了朱棣的痛处,“顶老”就要撒泼放刁了。两个“蒋门神”口没遮拦(穆弘),这也是朱橞与李景隆遭朱棣“醉打”的一大原因吧。
玄,即书中的九天玄女,隐写的是朱棣。朱棣封地就在北方玄武七宿分野,因而自称玄武大帝转世。“武松之谜”中,解读过“范阳毡笠儿”,范阳,就是安禄山起兵之地。
玉环又隐写了“元璋”,元是“圆”的谐音,就是“环”,璋即玉。“玉环步”也指的是朱元璋驾崩之后的靖难之役,步,止也。《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跬为步,《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足圭,圭即朱元璋。朱元璋以阗宝玉制一玺一圭,《皇明祖训》:“见此圭如见祖考。”足为止,“步”就隐写朱元璋驾崩。
《周语》:“改玉改步。”陟大位曰改步。陟,是登的意思,“陟大位”是皇帝登基的意思。自朱元璋驾崩,到《水浒传》隐写的宣德历史,大明就有五代君主“改玉改步”。这也是开篇引首那首五绝所写的:“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所写的“五代”。
五代开启者是朱温,“祸及两京”的那场瘟疫就是朱瘟(温),这场朱瘟便是朱元璋“封建诸子”。
武松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施恩于是义夺快活林。那么,接下来就是武松身陷都监府,这段故事又隐写的是什么样的大明机密呢?
来源:十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