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洪七公疾恶如仇,你看他师父是谁?在水浒中连武松也自叹不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00:02 3

摘要:尽管《书剑恩仇录》才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但对于多数读者而言,《射雕英雄传》才是让金庸打响名号的作品,此作相对于《书剑恩仇录》而言,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性都优秀太多,而此作中也登场了不少经典人物,除了主角郭靖之外,就数那五绝高手最为亮眼。

尽管《书剑恩仇录》才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但对于多数读者而言,《射雕英雄传》才是让金庸打响名号的作品,此作相对于《书剑恩仇录》而言,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性都优秀太多,而此作中也登场了不少经典人物,除了主角郭靖之外,就数那五绝高手最为亮眼。

而五绝之中,最为正气的莫过于那“北丐”洪七公,固然王重阳、黄药师、一灯也非反派,但那王重阳已死,黄药师为人略带邪气,一灯则是个出家之人,几乎不主动过问江湖之事,所以只有洪七公最符合读者心中“大侠”的形象。

(萧峰剧照)

这不禁让人好奇洪七公的过往,他师父是谁?怎样一位前辈才能教出如此高徒?

一、嫉恶如仇的洪七公

有人说郭靖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的“北侠”,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江南七怪那七位师父。

不可否认,江南七怪确实是教了郭靖诸多做人的道理,他们身上的侠气也对郭靖有了极深的影响,但洪七公的教导也是无法被忽视的,江南七怪始终不过是二三流高手,他们的能力有限,能展现的东西自然也十分有限,而洪七公却能让郭靖更直观的了解什么叫惩奸除恶。

比如华山二论的时候,他与裘千仞的那场对决就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与其说那是一场“对决”,倒不如说是洪七公的个人表演秀,当然,他表演的不是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展现了一个大侠面对恶人时,应该是怎样的态度。

(虚竹、洪七公剧照)

他怒斥裘千仞的那番话就霸气十足:“裘千仞骂道:‘臭叫化,你也来多事。论剑之期还没到啊。’洪七公道:‘我是来锄奸,谁跟你论剑?’……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我们丐帮查得清清楚楚,证据确实,一人查过,二人再查,决无冤枉,老叫化这才杀他。老叫化贪饮贪食,小事糊涂,可是生平从来没错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说洪七公嫉恶如仇,那是一点儿毛病也没有。

所以他师父是谁?

二、前辈高人

若你读过新修版的金庸小说的话,就一定会知道,新修版中最大的改动就是打通了各部作品之间的世界观。

《天龙八部》就与“射雕三部曲”紧密地关联在了一起。

比如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就提到了虚竹的大名:“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洪七公都算是虚竹的隔代传人。

之所以说是“隔代传人”,是因为虚竹当年是传功给一位少年英雄,而《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射雕英雄传》则发生于宋宁宗时代,期间相隔近百年,所以虚竹和那少年多半都不是洪七公的师父。

(郭靖剧照)

关于自己的师父,洪七公也不是全然没提到过他的形象,比如他传功郭靖的时候,书中就提到过这么一句:“洪七公见他脸上神色似懂非懂,说道:‘这‘降龙十八掌’的道理,深奥得很。当年我恩师教我之时,我还以为出掌越强越好,拼命发力,给恩师重重打了几个耳光。’

如此看来,他这师父还有几分暴脾气,如此一来,结合黄蓉的经历,洪七公的师父是谁,也就不难猜测了,那人多半是连武松也甘拜下风的高手。

三、《水浒传》中的高手

武松,是的,你没看错,正是《水浒传》中的那位打虎英雄。

别纳闷为何“串台”了,其实熟悉金庸小说的人就应该知道,金庸在自己的武侠世界观里也融入了不少水浒元素。

比如最典型的,郭靖的祖先就是“赛仁贵”郭盛。

(金庸、武松、鲁智深剧照)

原著第一回中就借曲三之口提到过这一点:“郭兄,你是梁山泊好汉地佑星赛仁贵郭盛的后代,使的是家传戟法,只不过变长为短,化单为双。

还有《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也感慨明教早已祸害武林数百年,而北宋时期则有一位名为方腊的教主:“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

也正因为如此,梁山好汉这帮人确实是客观存在于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如此一来,那哪位好汉与丐帮有关?

黄蓉与丐帮长老的那场战斗就能说明问题:“这钢杖是简长老已使了数十年得心应手的兵刃,给她轻轻一挑,竟尔把持不住,杖头翻起,砸向自己额角,忙振腕收住,更加暗暗吃惊,当下依晚辈规矩让过三招,钢杖一招‘秦王鞭石’,从背后以肩为支,扳击而下,使的是梁山泊好汉鲁智深传下来的‘疯魔杖法’。

(鲁智深剧照)

若无意外,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鲁智深并未圆寂,而是加入了丐帮,这才将他的武功传承到了后世,若这位连武松都要认做大哥的猛汉就是洪七公的师父,那一切就说得通了,毕竟当年的鲁智深就是个脾气火爆且嫉恶如仇之人。

只是金庸没能将后天龙时代的这段剧情写出来,着实是一大憾事。

来源:耳东话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