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人心基础;各民族交往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纽带。人心在我,各民族就能众志成城。五十六个民族,同根同源、同心同德,像石榴
姜碧华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人心基础;各民族交往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纽带。人心在我,各民族就能众志成城。五十六个民族,同根同源、同心同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斗、繁荣发展,人心归聚所向、情感相依所在,共同构筑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万里长城”。
纵观历史进程,“民族相融”“大一统”始终活跃在每个发展阶段,成为历史常态和时代主流。从先秦时期的以炎黄华夏为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到秦代“书同文,车同轨”,再到历代王朝的“政权分立、政权并立”,专设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从历史走向未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特征十分鲜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纽带越来越紧密,“大一统”意识越来越强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站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上,回望历史长河深处,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洁白的哈达在鲜艳的红旗映衬下更显纯净圣洁,似一条连接民族情感与国家大义的纽带,在红白交织中诉说“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时代发展洪流滚滚向前,而在历经几千年文明的洗礼后,“唇齿相依、血脉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浓于水一般的情缘已然转化成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强烈认同和情感共鸣。
同为一家,更要亲如一家。“一家人要常来常往,才能越走越近、越走越亲。”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援疆队伍纷纷奔向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各民族“兄弟姐妹”需要的地方,扎根、奉献,团结凝聚、增进团结,以所学所能种下“石榴花”、绽放“团结花”。目光投向2022年盛夏,湖南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援藏干部人才从三湘大地向西跨越3500公里,像青稞一样在雅砻大地扎下了根,结合“湖南所能”对接“山南所需”,为山南之地留下了因地制宜的产业、“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也留下了“湖之南”与“山之南”的深厚情谊。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共促发展,始终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湖南超越地域的互助交融,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烟火人间中的具象化、实践化的生动体现。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干部人才援疆援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同在一个“大家庭”,同为“一家人”,更要“一家亲”,在交往中增进理解、在交融中凝聚共识、在团结中共谋发展,同心同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终将转化为民族复兴路上最坚实的步伐。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