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物件是先人们长期劳作结果,承载着先辈的智慧,老物件是记载时代的万言书。老物件承载着时代记忆,老物件唤起了童年回忆,老物件见证了时代变迁,让我们一起来翻看这些老物件,找到当年的记忆!这些老物件都能认出来的至少六十岁以上了.....
老物件是先人们长期劳作结果,承载着先辈的智慧,老物件是记载时代的万言书。老物件承载着时代记忆,老物件唤起了童年回忆,老物件见证了时代变迁,让我们一起来翻看这些老物件,找到当年的记忆!这些老物件都能认出来的至少六十岁以上了.....
1、牛铃铛。木制牛铃铛,可以理解为牛的定位器,佩戴在牛脖子上发出声音,通过声音可以远程判断牛的位置。(拴系在牛脖子上,可以几十上百米乃至千米的距离通过其传来的声响判断牛的位置)。佩戴了这个物件的牛在啃食草料等活动过程中,物件因里面的小木棍撞击外壳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故名叫咔嗒。不知道我讲明白了没有。这是农村的老物件呀,承载着农村的记忆
2、罗筛。过去没有机器化以前,加工粮食方式,人们常用推碾子或拉磨的方式,把原粮进行细加工。是用来筛选分离粉粒的,罗布最早是用马尾或蚕丝织成,也分马尾罗和丝罗马尾罗筛出的粉略粗,丝罗分离出的粉较细一点。同时也有用细铜丝织的罗布,因此也叫铜罗筛。以麦子为例,粮食经过碾压后,变成碎末,然后再用箩筛,细的就成了面粉,粗的就是麸子。这个箩就是精细加工的工具。
3、手工制作蜂窝煤的工具,叫:蜂窝煤印子。 七十年代城市居民用来自制蜂窝煤,用於炊事取嗳。70年代手工做蜂窝煤的模子。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做的。七十年代的产物,一代人的记忆,
4、杼,手工织布机上的。 木兰诗: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 人工织布机上用于分理经线的部件。织布用的,它是用许多小竹片排在一起的,让一根根经线穿过去。这是织布必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
5、搓鞭炮筒子的,这是作爆竹筒用的。确切的说是搓小鞭炮用的。一般一只手轻轻一推就可以卷成一个炮筒子!大“千斤”一个成人有时都推不动的,大约这是30-40年前的事儿了!
6、拨锤子的骨头大多是牛的膝盖下的一节骨头作的。是黄牛的前小腿骨,一头黄牛只有两个。水牛的前腿骨就太重了。
7、犁丈。不是耕地用的,是地耕完播种用的,通常是播麦子。这种梨子适用于东北地区广大农村。中原一代,大部分都是用翻梨。
8、我们这边叫绳拘子。打柴绑绳扣用的,代替铁环用。用在绳子捆绑好了后起个牢固方便的作用,它是捆在绳头上的,捆柴时将另一绳头从此环中间穿过,拉绳子既省力又捆的紧。
9、顶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已过。但六十,七十岁年龄段的老人时不时还要订个扣子,缝个被子……!
10、小鱼刀除割车套外主要功还用插接车套绳子用。这个物件可是车老板的专属工具。在大集体时期,赶车人人手必备的工具,赶马车人常带在身边,遇事割马套绳。它的作用不可小看。
11、煤气灯,是照明用的气灯,一用在大型活动的场地。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开大会才用的,比那种手提式煤油灯亮。知道这些东西的都六十五岁以上了
12、对子,木牌竹牌用处太多了,存辆自行车要牌。染坊染布,旧衣服用的对子,用来确定布料的主人;在理发店拿牌领号!在粮食紧张时期,在单位食堂,在外面飯館花钱领碗吃饭,飯后碗及牌收回!当你取东西时两半对起来,你就可以把东西取走。这也是历史了!
13、这个物件是做什么的呢,不算老,但是我敢打赌80%的人不认识这个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它的用途。
来源:旺仔甜妹妹841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