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毛主席与亲朋好友间的来往信函手迹,就显得与众不同,墨气淋漓,书法韵味十足,许多信件墨迹,可以当作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书法作品,让人陶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欲罢不能,令人留连忘返。
一般人写的书信,往往按部就班,一笔一画,一格一行,不敢越雷池半步,工整有余,气韵不足,没什么欣赏价值。
而毛主席与亲朋好友间的来往信函手迹,就显得与众不同,墨气淋漓,书法韵味十足,许多信件墨迹,可以当作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书法作品,让人陶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欲罢不能,令人留连忘返。
小编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件毛主席于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写给李漱清先生的信函。这件信函手迹,写得异常精彩,翰逸神飞,可以看出毛主席书法艺术造诣之高,随手一挥,都是一件书法精品。
李漱清老先生曾是毛主席少年时期求学时代的私塾老师,毛主席闹革命离开湖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见到了儿时的恩师。
信件开头“漱清先生”四个字,落笔即显得气势不凡,牵丝映带,流丽顺滑,一气呵成。
这几个字,提按工夫十分了得,点画的轻重、大小、疏密恰到好处,非常和谐,控笔异常精准到位,可以说多一分力嫌肥,少一分力嫌瘦。
特别是上下字体的连接,不造作,不涩滞,生动自然,天衣无缝,如一溪清泉,潺潺而流,清丽沁人。
信中正文的字体,上下左右互相避让,空间排布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方或扁,随形就势,精彩纷呈。如文中的“甚”字、“间”字、“情”字、“形”字、“身”字、“体”字等许多字,造型别致,突破常规写法,令人耳目一新。
信件最后的姓名和时间的落款,也写得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绝不走平庸路。
姓名的“毛”字,字形稍小偏向左边;“泽”字写得较大,疏朗通透,几笔横画,连续的变换长短和角度,极尽变化之能事;“东”字又偏向右边,写成扁形,使得这三个字参差错落,精彩纷呈。
最后的日期写法,笔调轻细,穿插于有限的空间内,闪转腾挪,补白完善,使整个页面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
这件信函手迹,不是书法,胜似书法,生动流丽,翰逸神飞,充分体现了毛主席深厚的书法功底,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极好范本。
来源:禅书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