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遥远的雪域高原,有一位来自北京市顺义区的援青干部,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播撒知识的种子,被当地孩子亲切地称为“顺义爸爸”。本期“支援合作先锋”,发改君邀您探寻高原深处的支教故事,感受这份沉甸甸的教育情怀。
在遥远的雪域高原,有一位来自北京市顺义区的援青干部,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播撒知识的种子,被当地孩子亲切地称为“顺义爸爸”。本期“支援合作先锋”,发改君邀您探寻高原深处的支教故事,感受这份沉甸甸的教育情怀。
先锋档案
卢立明,北京市顺义区人社局高级技工学校教师,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援青3年,他把自己的激情和汗水融进广袤的雪域高原,将当地孩子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爱护,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优秀校风学风,推动“组团式”开展援青工作。在他的努力和付出下,当地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提供了“快速通道”。
2022年,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派第五批援青干部,卢立明主动请缨远赴青海省玉树州,踏上了3年的援青之路。
援派前不到半个月,卢立明刚做完疝气手术,按照医生建议本应3个月后才能上高原。同时,家里年迈的父亲年内刚做完两次心脏支架手术,儿子马上面临中考、女儿要上幼儿园。尽管眼前困难不少,但一想到组织赋予的使命与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卢立明没有犹豫:“我必须去,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到了玉树,卢立明任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分管招生就业处和教学部,以及州高级技校、上巴塘附属小学、汽车驾驶学校和社会培训。
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90%以上的学生来自牧区,其中不少孩子是单亲家庭,生活困苦,居无定所。
一次值班时,一位学生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低血糖在课堂上晕倒,这让身为人父的卢立明心痛不已,此后他每月默默资助该学生的生活费,由班主任代为充值饭卡。卢立明看着与自家孩子年龄相仿的牧区儿童,决心一定要给予孩子们更多力所能及的关怀与爱护。起初,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顺义爸爸”,后来干脆直接叫他“爸爸”。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北京顺义与青海玉树紧密结对。这份深情厚谊,跨越了千山万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
与牧区学生合影
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校生的偏见和杂音时有出现。援青后,卢立明深入走访学生家庭,通过座谈、陪餐等形式,真实掌握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动态。
他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底子薄,考不上高中,上大学无望,部分学生开始自暴自弃。针对此类情况,卢立明提出“党建+德育”工作模式,扶智又扶志。他发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等“传家宝”,把学校打造成为“最爱国、最爱党、最爱家乡、最讲感恩、最讲奉献”的精神高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家访中看到家里贫困的学生,卢立明经常自掏腰包资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并作为发起人聚集了一批援青教师和热心公益人士,对6名学生实行“一对一”资助。同时,他还争取基金会帮扶,对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具有双腿不等长等症状的5名学生进行手术治疗。
2023年,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中职毕业生本专科上线率达到99.3%;2024年,623名中职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其中省内录取515人,江苏省录取108人;2025年,731人参加高考,702人被本科、专科录取,打通了中职生的上升通道,实现了农牧区学生的大学梦。
为职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授课
卢立明不仅关心学生的成长,也关注学校的发展。他发挥教育“组团式”帮扶作用,建立“师带徒”制度,由北京教师带领本地教师一起开展教研工作。
卢立明发现,本地教师工作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身处高原腹地,相对闭塞,缺乏思路开拓和有效引导,导致教研工作停滞不前。2024年3月,他带领教务部组织成立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改革专项工作小组,组织学校22个系部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一体化教材编写。截至目前,已完成护理专业群《解剖学基础》《高原护理技能实训》《藏医保健学》等一体化活页式教材的编写,具有地区特色的工艺美术专业、民族服装与饰品专业一体化教材也已完成初稿。通过教师培训和共同教研,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人”的问题解决了,设备落后和紧缺的难题也需跟上解决。
卢立明协助学校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360万元,用于各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室建设。在他的参与下,玉树州累计增建了医学生物室、生态环境保护实训等14个实训基地,其中仅2024年就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9个实训基地,涉及资金2260万元,深化了学校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工作,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助力提升了雪域高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与玉树市税务局共建实训基地
不仅如此,卢立明还配合北京教育领队,按照省州要求编制了职业教育“组团式”援青五年发展规划,确保“组团式”援青工作的连续性、科学性。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帮扶协议,自2024年起,每年选派两批各4名教师赴北京职业院校跟岗学习,实现了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制度化提升、可持续发展。
“既然我们来了,就要考虑玉树当地的长远发展。”卢立明和无数援青干部的到来,如一束璀璨的光,温暖着玉树,用教育照亮了雪域高原上孩子们的未来。
教育援青,如光似焰,照亮玉树学子前行路。未来,将有更多援青干部接力前行,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让雪域高原的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来源:发展北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