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穉登《行草手札》赏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8:26 1

摘要:雪天寒夜,最易催发文人笔墨情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王穉登《行草手札》,便是一页凝着冬夜暖意的书迹。这纸24.6×13.5cm的行草书手札,没有刻意的笔墨铺陈,却在尺素间藏着明代文人的日常与笔趣。

雪天寒夜,最易催发文人笔墨情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王穉登《行草手札》,便是一页凝着冬夜暖意的书迹。这纸24.6×13.5cm的行草书手札,没有刻意的笔墨铺陈,却在尺素间藏着明代文人的日常与笔趣。

释文里藏着段冬日小记:“积雪凝寒,拥衾闭户不能起。承索诗跋,漫书数语,殊不称奈何。日来尊体想渐佳,甚悬悬也。鲫鱼六尾,奉将一芹。穉登力疾顿首。左长。”字里是病中应友之请的仓促,是对友人身体的挂怀,连“鲫鱼六尾”的薄礼,都写得像冬夜里递去的温茶,直白又恳切。

落笔处更见性情。王穉登是吴门书风后劲,这手札里没有狂草的纵逸,却把行草的“活”写透了。“积雪凝寒”四字带着点瑟缩的紧,笔画偏细偏敛,倒像裹着厚衣的人缩在暖衾里;写到“承索诗跋”,笔锋松快些,“漫书数语”的“漫”字拉长了捺笔,真有几分随意挥写的散淡;末了“力疾顿首”又收得沉,笔画重了些,显见是撑着精神落笔的郑重。

钤印与鉴藏印也添了层故事。“王穉登印”白文方印压在名后,朴拙稳当;后人心仪此作,“顾洛阜”“汉光阁”等印信落在边角,倒像一代代藏家对着这页雪夜手札,轻轻添了句“我见过”的注脚。

不必说它是何等精工的佳作,单是这病中应友、雪中寄物的日常,借着灵动行草淌出来,便够让人觉得:好的书法从不是摆出来的架子,是笔墨跟着心绪走,自然就有了温度。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