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怎么判断?医生支招:这 3 个确诊手段最有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7:39 1

摘要: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个小伙子,看上去三十出头,面色发愁。他悄悄对我说:“医生,我下面长了几个小疙瘩,听人说可能是尖锐湿疣,我这几天都快睡不着了。”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个小伙子,看上去三十出头,面色发愁。他悄悄对我说:“医生,我下面长了几个小疙瘩,听人说可能是尖锐湿疣,我这几天都快睡不着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病人,我几乎每周都会遇到。很多人一旦发现私密部位有异常疙瘩、赘生物,就会第一时间往“性病”上联想,甚至自己吓自己。今天咱们就聊聊:尖锐湿疣到底该怎么确诊,医生会通过哪些检查来判断。

大多数患者一来,医生会先做体格检查,就是直接看病灶。尖锐湿疣通常长在外生殖器、肛周或会阴,形态常常是菜花状、乳头状或者一簇簇的小颗粒,摸起来比较柔软,不疼不痒,但会逐渐增大。

当然,肉眼观察只能作为初步判断。有些情况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比如:

皮赘:年纪大的人身上常见的良性赘生物,摸着比较软,不会扩散。珍珠样丘疹:有些男性龟头冠状沟周围会有小白点,看着像小疙瘩,其实完全正常。传染性软疣:小孩也会得,表现为皮肤上一个个小白丘疹,中间凹下去。

所以光看外观,不能百分百确认,医生往往会结合病史和进一步检查。

如果怀疑尖锐湿疣,但肉眼看不够典型,医生会用一种叫 3%~5%醋酸溶液 的东西,涂在病灶上。大概等几分钟,如果疣体变成了明显的白色,就提示可能是尖锐湿疣。

这个方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仪器,在很多皮肤科、泌尿外科门诊都能做。不过要注意,它只能作为辅助,假阳性和假阴性都可能出现,不能作为最终诊断依据。

要想百分百确定,最靠谱的办法就是 取一小块组织,送病理化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典型的“空泡细胞”,这几乎就是尖锐湿疣的“身份证”。

当然,做活检需要一定条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必须做。医生一般会在病灶形态不典型,或者怀疑恶变、合并其他疾病时,才会建议切片检查。

尖锐湿疣的病因就是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所以有时候医生也会建议做 HPV 分型检测。

如果检测到高危型 HPV,说明除了尖锐湿疣风险外,还需要警惕宫颈癌、肛门癌等肿瘤的可能。如果只是低危型 HPV(比如 6 型、11 型),那主要就是尖锐湿疣风险。

不过需要强调一点:HPV 阳性 ≠ 就是尖锐湿疣。很多人 HPV 检测阳性,但根本没长疣。所以这个检查只能作为辅助参考,不能单凭结果下结论。

我见过不少患者,在网上看到“疣体图片”就对号入座,结果自己吓得不敢和伴侣亲近,甚至把正常的皮赘当成性病,折腾了好几个月才来医院。

尖锐湿疣如果确诊,确实需要尽早治疗,否则容易扩散、复发。但如果不是,过度焦虑反而伤身。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自己瞎猜,更不要随便买药涂。最好尽快去正规医院皮肤性病科或泌尿外科,让专业医生看一眼。

除了确诊,很多患者还关心怎么避免再次感染或复发。这里给几个实用建议:

规范治疗:只做激光或者冷冻,没结合药物和后续随访,很容易复发。注意卫生:个人毛巾、内裤要单独清洗,避免交叉感染。规律作息: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被 HPV“盯上”,所以别熬夜,保持饮食清淡。安全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侣,使用安全套,能大大降低风险。

尖锐湿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讹传误信。只要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健康。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私密部位有异常赘生物,别胡思乱想,更别乱用偏方,第一时间去医院找专业医生,让检查和诊断来给你一个明确答案。

健康问题不能靠猜,科学确诊才是唯一靠谱的路。

参考文献:

[1] 《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21 年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1-08​

[2] 《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03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