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家科普阵地,3000多场科普活动!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启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8 17:42 1

摘要:28日上午,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青岛科技馆启动。仪式上,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和市委副秘书长姜林为青岛市科普专家库专家和团队颁发证书。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柳本才向城阳区红岛小学学生代表赠送原创科普书籍《海洋与能源》和《漫游海底王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8日讯 28日上午,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青岛科技馆启动。仪式上,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和市委副秘书长姜林为青岛市科普专家库专家和团队颁发证书。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柳本才向城阳区红岛小学学生代表赠送原创科普书籍《海洋与能源》和《漫游海底王国》。

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全国科普月的设立是对我国科普工作长期实践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普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为科普活动的普及和深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025年7月,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实施。

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等17家单位联合主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采用“一核全域多维N+”模式,通过主场核心引领、全域活动绽放、多维联合行动、N项特色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立体化科普网络。相关单位将组织区(市)、市直部门,围绕相关领域,组织开展品牌性科普活动,举办科普阵地联合行动等,发布“千万IP创科普”等特色活动,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全国科普月期间,青岛将组织155家科普阵地面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3000余场,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2025年,为更好服务公民海洋科学素养提升,服务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服务海洋强国建设,驱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化发展,市科协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发挥我市海洋科普资源丰富的优势,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打造青岛海洋科普之城工作方案》,按照“一二三”工作思路,提升海洋科普品牌化、协同化、全域化水平,促进海洋科普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展播了全媒体沉浸式海洋科普节目《探海》——打造海洋科普之城专辑。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科普剧《再见老詹》,该剧斩获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该剧讲述詹天佑面对重重困境,以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爱国信念,排除万难,终使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首条干线铁路成功贯通,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跨越时空的传承与不朽价值。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青岛市科普嘉年华活动、科学秀快闪和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展,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在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之际,青岛市科协同步举办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展。汇聚69家海洋领域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荟萃119项海洋科技前沿成果,全景呈现海洋科考重器、海工装备制造、智慧海洋、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深海探测与开发等领域的关键突破,旨在彰显青岛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方面的硬核实力,致敬求真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海洋意识,并加速推动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进程。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局、市科协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青岛旅游集团代表,区(市)科协,部分驻青高校、科研院所、部分科普场馆代表,青岛市科普专家库代表和城阳区红岛小学的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主场活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文/图)

责任编辑:孙源熙

来源:观海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