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60199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昕迎
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60199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
财报发布同日,中信银行还披露了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2025年上半年,该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88元(含税),中期现金分红总额104.61亿元(含税),占2025年中期合并后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70%。这也是该行自2024年中期以来再次进行中期分红。
这一分红比例较2024年中期的29.20%提高1.50个百分点。张青强调,分红水平的实现得益于多重支撑条件:今年以来,该行400亿可转债成功转股,同时资本计量高级法申请评估与验收工作稳步推进,为提升资本安全垫、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及优化业务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会持续努力提升投资价值及股东回报能力,期待与各位投资者以及耐心资本相伴成长。”其表示。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截至8月28日收盘,中信银行股价年内取得了较为亮眼的增长,A股、H股分别上涨14.33%、36.63%。8月28日当日,中信银行收涨0.88%。
资产规模逼近10万亿大关
在银行业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的大背景之下,银行业当下整体面临着一定的营收下滑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但从季度走势来看,二季度已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44个百分点。另外,2025年上半年该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态势。
对此,中信银行行长芦苇在业绩发布会上称,上半年,该行在营收端积极开源,持续稳息差、拓中收。“二季度营收降幅相比一季度呈现了边际改善。在成本端,将控成本列为重要经营主题,全力挖潜降本增效,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都实现了有效压降,有力支撑了利润增长。”芦苇表示。
拆分营收构成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同比下降1.94%,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45.61亿元,同比下降5.08%。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行业普遍面临中收压力的情况下,中信银行中收部分业务指标取得一定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3.38%。
另外,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也在业绩会上介绍称,面对低利率深化、市场波动及客户需求分化的复杂环境,该行财富管理业务逆势突围,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其中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10.3%,创下四年新高,管理资产(AUM)增量亦超历史同期峰值。
展望未来,芦苇表示,伴随市场逐步回暖,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稳股市等政策,这都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拓展提供支撑。随着资本市场的持续提振、存款利率下行、存款理财化的趋势加速,理财和代销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业务规模方面,中信银行上半年总资产规模逼近10万亿元大关。早在2020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时任中信银行行长的方合英便提出过“到2025年,中信银行(实现)总资产达到10万亿元,营业净收入达2800亿元,净利润要实现更快的增长”的未来五年发展大目标。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2%;贷款及垫款总额5.8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客户存款总额6.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9%。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7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7.53%,比上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
“预计银行业的净息差逐步趋稳”
对公业务根基深厚,中信银行也在持续向零售业务发力。早在2021年,该行便提出“新零售”战略定位,2022年将零售业务提升至“第一战略”地位。
中信银行管理层在8月2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在客群方面,上半年该行对公基础客户、有效客户占比位居同业领先,在巩固战略客户和机构客户传统优势的同时,中小客群持续壮大;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零售的私行客户增量连续创下历史同期最优水平,目前正在加速向10万户私行客户目标迈进。
财报数据亦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2%。
不过,近年来伴随着零售不良资产风险持续暴露,银行零售业务的资产质量问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反映在财报中,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个人不良贷款率为1.29%,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对此,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在业绩会上指出,零售业务的不良问题,是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今年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大了零售业务的风险管控,并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
其还称,中信银行持续加大在低风险零售产品的投放力度。“上半年,我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量保持可比同业第一位,并且85%的按揭贷款客户都分布在一二线和人口净流入城市。”胡罡表示。
芦苇也在会上明确,中信银行不以风险下沉来换取短期利润的增长。“我行已经摒弃了规模情节,而是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在全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净息差走势也是市场关心的重点话题。
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63%,较上年末的1.77%下降14个基点,较今年一季度末的1.65%下降2个基点,降幅趋缓。
芦苇在业绩会上称,利率下行的环境下,银行息差仍有收窄的压力。但据其预计,银行业净息差的下降速度将逐步放缓。“目前资产价格仍在低位运行,存量高收益资产的逐步到期将继续带动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下行,导致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反内卷’政策和息差中性的货币政策,将推动银行业的净息差逐步趋稳。”
下一步,芦苇表示,中信银行将坚持稳息差的经营主题,保持行业相对优势。“一是继续全力支持信贷投放,力争票据贴现规模保持低位,带动全年净息差进一步改善;二是存款坚持量价平衡的发展原则,持续优化存款结构,不断深化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建设,稳住活期存款规模,同时继续严控资源性存款规模,按照匹配活期增量的原则进行安排。”
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