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熊伟明,男,1975年11月生,南昌县向塘镇浃溪村人,南昌县红十字阳光志愿服务队队长。2019年加入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多年坚持参与“赣抚值守”防溺水志愿服务,每天辗转一个多小时前往向塘总干渠,在烈日下劝阻戏水少年,累计出勤120余天,救起10余名落水群众,保
熊伟明,男,1975年11月生,南昌县向塘镇浃溪村人,南昌县红十字阳光志愿服务队队长。2019年加入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多年坚持参与“赣抚值守”防溺水志愿服务,每天辗转一个多小时前往向塘总干渠,在烈日下劝阻戏水少年,累计出勤120余天,救起10余名落水群众,保障了水域零事故。2023年,他组建南昌县红十字阳光志愿服务队,发起“红十字乡育计划”,背着沉重的教学设备走遍乡村,开展100余场急救培训,让近万名群众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他不仅是课堂上的急救讲师,更是生活中的“急救侠”,多次在街头救助突发意外的群众。在他的带动下,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200余人,他们如一束束阳光,照亮了南昌县的城市和乡村。其个人曾获江西省“救在身边”最美救护人、南昌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南昌市健康达人等称号。
坚韧执着的生命“守护神”
2019年,熊伟明怀揣着“用微薄之力温暖他人”的信念,加入了南昌县赣抚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正式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同年7月,团队开展第一届“赣抚值守”活动。他每天辗转一个多小时公交车程,前往向塘总干渠参与防溺水值守。烈日下,他耐心劝阻戏水少年,危急时刻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施救。三年来累计出勤120余天,劝阻、救起10余名落水群众。
展开剩余57%孜孜不倦的急救“播种者”
2023年,熊伟明组建了南昌县红十字阳光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他策划实施了“红十字乡育计划”,将应急救护知识、“三献”知识、志愿服务故事传播到乡村一线。从此,他的身影开始出现在南昌县的各个乡村,他背着沉重的教学设备——模拟人、AED训练机、救生圈,走村串巷普及急救知识。在偏远的小学里,他跪在水泥地上示范心肺复苏,汗水浸透了衬衫;在村口的榕树下,他耐心纠正老人们“倒背溺水者”的错误方法。
起初,大家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让乡村宣讲碰了不少壁。但熊伟明并未放弃,通过不断加强沟通对接,向村、社区、学校宣传急救理念的重要性,他的急救课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他的宣讲也从“派单式”实现了“点单式”变化。一到暑期,不少村、社区、学校负责人主动找到熊伟明预约应急救护培训课程。一年多来,他开展100余场基层宣讲,让近万名家住乡村的群众了解了急救知识,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技能和自救互救知识。特别是暑期,他会重点讲解防溺水知识,帮助大家掌握正确施救方法,走出“老经验”的误区。
危急时刻的身边“急救侠”
课堂上,他是急救知识传播者,生活中,他是生命安全守护人。2024年4月22日,在前往莲塘一中八一分校开展防溺水宣教途中,熊伟明看到一位七旬老太被撞倒。他立刻上前施救,维持秩序、拨打120、检查伤者情况、安抚伤者情绪……“奶奶别怕,救护车马上就到……”他轻声安慰着痛苦呻吟的老人,手上的检查动作却专业而迅速。
作为南昌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师,几年来,他通过自身学习掌握的急救技能,数十次对路边突发伤害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施救。莲塘二中考场外,他跪地为突发癫痫的考生做急救;炎炎夏日,他为中暑晕倒的大妈撑起遮阳伞;车祸现场,他沉着地为伤者包扎止血……每一个危急时刻,都能看到他沉着冷静的身影。
作为队伍的“领头雁”,在他的影响下,阳光志愿服务队现在已经发展到200余人。正如他们的队伍名称那样,他们像一束束阳光,温暖着南昌县的城市与乡村。
来 源:南昌文明网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