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考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你可能不信,有些专业得先自己造个桥出来。如果各个专业考公有段位,哪些专业算真正的地狱开局?先说一下现在考公没有能绝对轻松上岸的岗位,只有难和更难,卷和更卷。我分成三类,地狱的我放在最后说。
都说考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你可能不信,有些专业得先自己造个桥出来。如果各个专业考公有段位,哪些专业算真正的地狱开局?先说一下现在考公没有能绝对轻松上岸的岗位,只有难和更难,卷和更卷。我分成三类,地狱的我放在最后说。
第一类:常规赛道专业
法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占据天然优势。以2023年国考为例,仅税务局系统就为法学专业提供2300+岗位,但竞争依然激烈——某省会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岗位要求“硕士+法律职业资格证”,87人竞争1个名额。汉语言专业考生需警惕“内部分层”,部分不限经验的基层岗位分数甚至低于三不限,而省直机关文字岗常出现150:1的报录比。计算机专业考生要注意区分“技术岗”和“综合岗”,某市大数据局招录时行测分数线比同单位其他岗位高出8分。
第二类:冷门专业突围策略
殡葬管理、小语种等专业考公岗位真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小语种,除了国考时外交部会有一定的招录,其他考试基本没有对于可报岗位。其他冷门专业需把握三个窗口期:一是每年3-4月省级公务员招考,部分偏远地区会放出特设岗位;二是关注海关总署、外交部等部门的特殊人才招录;三是利用“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积累定向招录资格。建议这类考生提早准备第二学历,法律硕士(非法学)近年成为转轨热门,重庆地区岗位数量较五年前增长3倍。
第三类:高竞争专业风险预警
农学、艺术类专业面临三重困境:一是岗位集中在乡镇基层(占比超70%),且多要求5年服务期;二是省级以上单位往往附加“相关工作经历”要求;三是同质化竞争严重,由于这类岗位招录本就不多,导致很多本专业的考生互相卷。艺术类考生岗位更是稀少,音体美播音专业建议尽早获取教师资格证,走教招路线,不要妄想在公务员考试中上岸,机会十分渺茫。
考公本质是信息战,与其抱怨专业劣势,不如把握两个黄金法则:一是紧盯每年10月发布的国考公告,只要国考公告中有岗位可报,当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基本也会有相应岗位;二是珍惜自己的应届生身份,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竞争压力。记住,在体制的大门里,从来不是最优秀的人能赢,而是最懂规则的人先到终点。
来源:郏郏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