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始吃点助眠药还管用,慢慢发现效果越来越差,加剂量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熬到天亮,白天没精神、头晕脑胀,整个人都快被逼疯了。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晚上睡着了,凌晨 3、4 点准时醒,醒了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睁眼到天亮。
开始吃点助眠药还管用,慢慢发现效果越来越差,加剂量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熬到天亮,白天没精神、头晕脑胀,整个人都快被逼疯了。
其实,你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不是单纯的失眠,可能和 “焦虑情绪” 没处理好有关。
有一位50多岁的失眠患者,凌晨 3 点醒的毛病持续了快两年。
一开始吃半片助眠药能睡到天亮,后来加到一片、一片半,效果还是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心慌、胸闷的情况。
他总觉得是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做了各种检查,心电图、CT、抽血化验都做了,结果什么问题都没有。
最后才说出了心事,说儿子要结婚买房,自己退休金不多,总担心凑不够首付,白天不敢提这事,晚上一躺下就琢磨这事,越想越焦虑,慢慢养成了凌晨醒的习惯。
其实,很多凌晨早醒的人,都和这位患者一样,表面是睡眠问题,根源是藏在心里的焦虑没解决。
人在焦虑的时候,大脑像一直开机的机器,就算身体累,大脑还在 “胡思乱想”。
尤其是凌晨 3-4 点,人体皮质醇水平会自然升高,本就焦虑的人,这时候更容易被 “唤醒”,醒了又会因为 “担心睡不着” 而更焦虑,陷入 “早醒→焦虑→更难睡” 的恶性循环。
这时候只靠吃药肯定不行,药物只能暂时抑制神经、强迫入睡,却没法解决焦虑的根源。
想要改善早醒,得 “药物 + 心理调节” 双管齐下,先把心里的 “结” 解开。
分享几个实用的调节方法:
第一个, “睡前 1 小时断联焦虑源”。如果让你焦虑的是工作、家庭琐事,睡前 1 小时别想这些事,也别刷手机看让你紧张的信息。
试试 “写焦虑日记”,把担心的事写在纸上,写完告诉自己 “这些事明天再处理,现在是睡觉时间”,相当于给大脑 “减负”,让大脑知道不用一直记着这些事。
第二个, “早醒后别强迫自己睡”。很多人早醒后会特别着急,盯着钟表想 “再睡 2 小时就好”,结果越着急越睡不着。
其实,这时候不如放松点,闭上眼睛深呼吸,或者听舒缓的白噪音,别把注意力放在 “睡不着” 上,就算没睡着,躺着休息也能让身体恢复精力,总比焦虑熬着强。
第三个是 “白天给焦虑找个出口”。别把焦虑憋在心里,白天可以找家人、朋友聊聊,或者通过运动释放压力。
如果焦虑情绪特别严重,自己调节不过来,一定要找心理医生聊聊,别觉得 “看心理医生丢人”,这和感冒了看医生一样正常。
先试试上面的方法,解开心里的焦虑,再配合医生调整用药,慢慢就能改善。
好睡眠的关键不是 “强迫自己睡”,而是让大脑和身体都放松下来,只有心里不 “累”,才能睡得香、睡得久。
来源:哇哦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