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唯一的女儿,纳粹集中营里最小的中国俘虏,朱德为她用特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8 16:17 1

摘要:1965年的一天深夜,朱德元帅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后,在房间里踱步良久。一生恪守纪律、从不搞特殊化的他,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否要为生命垂危的女儿破例一次?

1965年的一天深夜,朱德元帅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后,在房间里踱步良久。一生恪守纪律、从不搞特殊化的他,面临一个艰难抉择,是否要为生命垂危的女儿破例一次?

1926年4月,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里,朱敏出生了。时任云南省警察厅长的朱德已经40岁,中年得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给女儿取乳名“四旬”,但妻子贺治华觉得土气,另起了个洋名叫“菲菲”。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女婴将会经历何等坎坷的人生。

朱敏尚未满月,朱德就被组织调回国内工作,临别前,朱德把妻女安置在莫斯科,留下充足生活费,对贺治华承诺等国内局势稳定就接她们回去。

硬汉不舍地抱着女儿亲了又亲,难过地流下眼泪。

然而朱德刚走不久,贺治华就移情别恋。她很快与在莫斯科读书的革命青年霍家新结婚,并将未满周岁的女儿送回四川成都外婆家,贺治华从此消失在朱敏的生活中。

朱敏在外婆的照料下长大,改名“飞飞”。

她常常困惑地问外婆:“为什么别人都有父母,而我却没有?”外婆总是避而不答。

1934年的一天,8岁的朱敏随外婆到县城,在街上看到一张通缉令。

外婆悄悄指着画像告诉她:“那个‘朱’就是你的父亲。”

朱敏仔细端详通缉令上那张陌生的面孔,试图记住父亲的模样。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的画像会被挂在墙上,外婆也没有解释,只是匆忙拉着她离开。

直到1938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周恩来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成都找到了12岁的朱敏。周恩来本想带她去延安与父亲团聚,但外婆舍不得抚养多年的外孙女,坚决不同意。

两年后,1940年底,随着国共关系再度紧张,国民党特务开始迫害共产党员家属。

当特务打听到朱德女儿在贺家的消息后,外婆不得已才将14岁的朱敏送往延安。

朱敏到达延安后,终于见到了思念已久的父亲。

父女相见,泪流满面,朱德为女儿改名“朱敏”,希望将她留在身边。

1941年1月30日,因为战事紧急,朱敏被迫与父亲再次分离,前往莫斯科学习。

临行前,朱德为女儿起化名“赤英”,寓意“红色英雄”,他叮嘱女儿要好好学习,照顾自己,照应同伴。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旅程,朱敏抵达莫斯科。但由于水土不服,她患上了严重哮喘。

为此,她被送往明斯克少先队夏令营养病。

朱敏(中间)

1941年6月22日,朱敏抵达明斯克夏令营的第二天,苏德战争爆发。德军突然入侵苏联,明斯克很快被攻陷。

朱敏和20多名各国儿童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当地集中营。

1943年8月,朱敏和其他小囚犯被塞进闷罐车,运往德国东普鲁士的纳粹集中营。车厢内空气污浊,朱敏很快发起高烧。

一位被俘的苏联红军战士不断给她喂水,鼓励她:“一定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样,也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是胜利!”

到达集中营后,德军对所有囚犯进行搜身。朱德送给女儿的那支刻有他名字的派克钢笔被没收了。

德国军官的刺刀抵住她喉咙:“小孩,你的父亲是谁?”

朱敏盯着对方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忽然想起父亲讲述的井冈山故事,用生硬的俄语回答:“他是个中医,来苏联治我的病。”

幸运的是,德国兵不认识汉字也不知道朱德是谁,朱敏的身份没有暴露。

为了保护自己,朱敏决定装成哑巴,从此不再说话。

在集中营里,她每天凌晨就要起床干活,为德军制造子弹,忙到深夜才能休息,食物只有一块发硬的黑面包和一罐凉水。

营养不良使朱敏的头发大把脱落,身体停止生长,身高永远停留在14岁的水平。她全身长满烂疮,颈部淋巴结核溃疡,脓血不断溢出。

德国看守发现后,带她去医务室“治疗”。

医生没有消毒也没有麻醉,直接用剪刀剪开她脖子上的溃疡处,将脓血硬生生挤出来。朱敏几次疼得晕死过去,德国人却为她的反应大笑不止。

尽管遭受非人折磨,朱敏仍以自己方式抗争。

在弹药厂工作时,她听说子弹受潮会失效,就悄悄用水或口水弄湿火药,制造哑弹。

1945年1月,朱敏已经在纳粹集中营被关押了近四年。

一天清晨,她发现集中营外异常安静,德军全都逃走了。朱敏和几个小伙伴逃出集中营,向东步行,经过几个月的流浪生活,最终到达波兰。

1946年早春,当政委用生硬的中文问起她的来历时,她盯着对方胸前的红旗徽章,突然用俄语喊出:“我是朱德的女儿!”这句话让政委愣了足足三分钟,他无法想象,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少女,竟是从希特勒魔掌中逃出的“赤英”。

1946年1月,朱敏终于回到莫斯科,继续中断的学业。1953年,学成归国的朱敏回到祖国,与父亲团聚。

朱德看到女儿脖子上那道3厘米长的疤痕时,才知道她在集中营遭受的非人折磨。这位铁骨铮铮的元帅内心充满对女儿的愧疚。

朱敏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师。她谨记父亲教诲,从不搞特殊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1965年,朱敏参加北师大工作组,来到山西武乡县山区工作。虽然单位因她身体不好曾劝阻,但朱敏坚持前往。

一天晚上,朱敏外出时因右眼患有青光眼看不清,不小心脚踩空,坠落山崖。

被人发现时,她满脸是血,情况危急。

当地医生检查后认为,朱敏伤势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从山区到县城医院至少需要7小时车程,路途颠簸,很可能危及生命。

医生估算只有用直升机快速送达北京抢救,才有一线希望。

深夜,朱德接到紧急电话,得知女儿生命垂危,他面临艰难抉择:调动直升机违反纪律,但不调动女儿可能丧命。

一生恪守纪律的朱德犹豫再三。可那边医生在电话中催促:“朱老总,她(伤员)的身体向来不好,这点您是知道的。再这样拖下去,恐怕……”

朱德终于做出决定,动用特权调来直升机。

三小时后,朱敏被送到北京医院抢救,医生后来告诉朱德,如果再晚一点,恐怕就不行了。

尽管救了女儿生命,朱德仍为自己破例行为感到不安。他主动向中央写检讨信:“我想救我女儿,但同时我也违反了纪律,我申请处罚……”

中央理解朱德作为父亲的心情,并没有处罚他。

但对朱德来说,这次“特权使用”成为他一生中极少数的例外。

叶挺的孙子叶大鹰还执导拍摄了一部影片《红樱桃》,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上映,讲述了中国女孩在德国法西斯集中营的悲惨遭遇,里面的女主角就是以朱敏为原型多创作的。

朱德元帅晚年时,常常望着女儿照片出神。他曾经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对得起全国人民,却唯独对不起我的女儿。”

2009年4月13日,朱敏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她的追悼会上,一位老友轻声说:“她一生都在践行父亲‘为人民服务’的教诲。”

朱敏去世后,亲人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

在其中一页,她写道:“我深爱我的爹爹,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我又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

来源:刘律强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