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种表面粗糙、高低不平的小疙瘩,看起来像“肉疙瘩”或“小花椰菜”,很多人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以为是青春期冒的“皮肉瘤”或者“老茧”。结果一查,居然和HPV病毒感染有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那种表面粗糙、高低不平的小疙瘩,看起来像“肉疙瘩”或“小花椰菜”,很多人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以为是青春期冒的“皮肉瘤”或者“老茧”。结果一查,居然和HPV病毒感染有关。
HPV这个词,很多人只听说和宫颈癌有关,但它其实“全身出击”,不论男女,只要感染上,都可能在皮肤或黏膜上留下一些“小迹象”,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各种类型的瘊子。
哪些瘊子值得警惕,哪些长了也不用太担心?别急,今天就说清楚这个事。
寻常疣,是HPV最“喜欢”留下的名片之一。这种瘊子长得最“有代表性”:多见于手指、手背、脚趾,表面粗糙,像个小丘疹,一挠就容易出血,还能“串门”,越抓越多。
它的“背后黑手”就是低危型HPV2型、HPV4型等。在学校、游泳馆、健身房这种人多、湿度大的地方,病毒传播更容易。
它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进来,然后在表皮层悄悄藏起来,几周或几个月后才“冒头”。虽然寻常疣多数是良性的。
但它有个麻烦点:传染性强,复发率高,一些人会拖几年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社交。
扁平疣,总是悄悄地长在脸上脖子上。它的“出场方式”更隐秘:是一片,颜色接近肤色或褐色,容易被误认为是痘痘或者皮肤过敏。
很多青少年脸上冒出小颗粒,以为是青春期皮肤问题,结果是HPV3、HPV10感染所致。
扁平疣不像寻常疣那样一颗颗凸起,它更“扁”,摸起来光滑,不痛不痒,但就是慢慢扩散。有些人甚至是刮胡子、搓澡时不小心把病毒“带”到其他部位,导致一片片“开花”。
这类疣也属于低危型感染,但免疫力差、皮肤屏障受损,就可能反复爆发。治疗上通常需要冷冻、电灼、激光等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涂药。
跖疣,是长在脚底的“伪鸡眼”。有时候走路感觉脚底像踩了个石子,一看是一个圆圆的硬疙瘩,压着痛,用刀片刮还能刮出一层层白色的角质,这大概率是跖疣,不是鸡眼。
和鸡眼不同的是,跖疣中央常有小黑点,那是被病毒“堵住”的毛细血管残端。它由HPV1、HPV4等类型引起,因为脚底受压摩擦,角质层变厚,病毒在里面“安营扎寨”。
很多人误以为鸡眼,用刀片自己削,结果越削越疼,越长越多。走路疼痛、反复发作是它的典型特征,治疗也更棘手。
一些医院采用冷冻治疗、激光、电灼等方式清除,但也要注意保护皮肤,不要再让病毒有机可乘。
尖锐湿疣,虽然不长在“看得见的地方”,但最需要警惕。这个名字可能让人听着心惊,但它确实是HPV感染最典型、最具传染性的一种表现。
它常出现在外生殖器、肛周、会阴等湿润区域,初期是一两个小疙瘩,后期会变成像小菜花一样的赘生物。
它的“幕后主使”是HPV6和HPV11型病毒,属于低危型,不容易致癌,但传染性非常强。通过性行为传播是最常见方式,但也可能通过共用毛巾、马桶圈等间接传播。
尖锐湿疣不一定会发展成癌症,但反复发作、心理影响大、治疗周期长,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部分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也可能一开始表现为类似的疣状物,这就需要尽早筛查和鉴别。
不是所有长在皮肤上的小疙瘩都是HPV惹的祸,但这些“痕迹”值得你多留意。医学上明确指出,皮肤的疣状病变和HPV病毒密切相关。
在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或反复摩擦的区域,病毒更容易入侵。有些人可能感染了HPV,但几年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也有人一旦感染,几周内就出现典型疣体。
身体某处长出了可疑的瘊子,最靠谱的做法,是到医院皮肤科做个病理检查,或者HPV分型检测。
那些长时间不消、不断增多、容易出血、颜色异常的疣体,一定别用手抠、别乱涂药,更不要轻信偏方。正规治疗才是控制传播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在治疗上,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物理破坏(如冷冻、电灼、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如干扰素、咪喹莫特等)的方法。
但要想彻底根除,自身免疫力才是“终极武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治了三次还复发,有些人一次就好了。
目前中国已经批准使用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适用于9—45岁人群。国家疾控局明确推荐9—14岁女孩优先接种,这是预防宫颈癌的“黄金年龄”。
目前HPV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但四价和九价疫苗也覆盖HPV6和11型,也就是导致尖锐湿疣的主要类型。
这意味着,接种疫苗不仅是女性的事,男性也应主动参与,尤其是有固定伴侣或计划生育需求的人群。
除了疫苗,避免不洁性生活、勤洗手、不共用毛巾、公共场所穿拖鞋、增强免疫力,也是日常防护的关键。
结语每个人的皮肤,都记录着生活的轨迹和身体的信号。长出一个瘊子,也许只是普通的皮肤增生,也可能是免疫系统发出的“警告”。
HPV不是“洪水猛兽”,但也绝不是“无关紧要”。了解它、识别它、预防它,是每个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基本常识。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3年版)[EB/OL].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尖锐湿疣诊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 35(10): 1105-1110.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常见皮肤病毒感染防治知识手册[Z]. 2024.
来源: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