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政府内部正在进行一场“可怕的讨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部分国有化大型营利性军工承包商,其模式将类似于此前政府收购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数十亿美元股权的交易。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美国政府内部正在进行一场“可怕的讨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部分国有化大型营利性军工承包商,其模式将类似于此前政府收购芯片制造商英特尔数十亿美元股权的交易。
在总统宣布与英特尔达成交易的几天后,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公开表示,政府正在考虑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Boeing)等军工巨头达成类似的股权安排。卢特尼克周二在CNBC《财经论坛》(Squawk Box)节目中声称,若政府能为企业注入“根本性价值”,那么政府入股是“公平”之举。
当被问及政府是否正考虑与Palantir和波音等公司达成类似交易时,卢特尼克透露,国防部内部正就此展开一场“激烈讨论”。他指出,“洛克希德·马丁97%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他们本质上是美国政府的延伸。”政府文件显示,洛克希德2024年净销售额中至少73%来自政府订单,其中约65%直接来自五角大楼。
卢特尼克补充道,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和副部长史蒂夫·费恩伯格等人“正在研究此事”。
在卢特尼克发表此番言论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价应声上涨1.6%。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正“持续与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保持紧密合作以强化国防力量”。
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政府干预企业浪潮,这与自由市场保守派和“小政府”共和党人对巨头企业攫取政府资金的传统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他曾强迫苹果公司加大对美国本土生产的投资,向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勒索”芯片销售收入,并安排日本新日铁向美国政府授予“黄金股”。
昆西责任外交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向路透社表示,与国防承包商的交易还可能“促使政府将洛克希德·马丁的财务成功置于更重要的战略考量之上”。该智库强调,在政府与其监管的企业之间,需要保持“健康距离”。
昆西研究所与布朗大学沃森国际公共事务学院(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的“战争成本项目”(Costs of War Project)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五角大楼向私营企业授予的合约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约占同期4.4万亿美元自由支配开支的54%。
上周,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完全拥有并控制”英特尔公司10%的股权,并称此安排对公司和国家都是“一笔好交易”。政府持股主要依托《芯片法案》(CHIPS Act)拨付的资金实现——该法案由前总统乔·拜登于2022年签署生效,相关款项虽已批准但尚未拨付。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此前曾呼吁国会“废除”该法案。
卢特尼克随后向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表示,特朗普达成的协议将“保障美国纳税人的利益”。“美国最杰出的商人坐在椭圆形办公室,为我们做公平之事。”
特朗普本人也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自己愿意“全天候”达成类似协议。他反问:“为何‘愚蠢’之人对此不满?我还会帮助那些与美国达成如此有利可图交易的企业……我乐见其股价上涨,让美国越来越富、越来越富。”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