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留《诗论集》296:西部写意画||原上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0 19:18 2

摘要:在当今诗坛繁荣的阵容中,西部诗(或谓新边塞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林染、昌耀、周涛、张子选等中青年诗人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而匡文留却以她女性的眼光来审视白毛风泛滥的西部,在表达方式上她更接近于西部地域的赤裸,所选择的物象大部分是古典建筑物,而这种物象在弗洛伊

西部写意画

——浅析女诗人匡文留的《西部三题》

原上草

在当今诗坛繁荣的阵容中,西部诗(或谓新边塞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林染、昌耀、周涛、张子选等中青年诗人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而匡文留却以她女性的眼光来审视白毛风泛滥的西部,在表达方式上她更接近于西部地域的赤裸,所选择的物象大部分是古典建筑物,而这种物象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是当作“男神”象征的。诗人在很长一段创作中,毫不隐瞒地怀念着失去的日子。例如她的《嘉峪关》一诗等。

而她的《西部三题》(见《甘肃日报》“百花”1272期),却使人随其语言步入她绘制画面中,这画面一如一种大写意使人领略生命的内在蕴含。这里没有粗犷豪放的感觉。诗人的笔触一直围绕着这片广袤空旷的戈壁,并一直伸向它的内在,使我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特殊体验。我的视觉与听觉一并尾随着她那执着的脚步声,走进荒原深处:“天空无飞鸟的区间/戈壁显得异样真实/砾石倒映于云影,散成/烟的模样//天空无飞鸟的区间/阳光骄横而孤独地倾泻/砾石上溅起的回音/叫戈壁瓮声瓮气/失去边缘的概念//这时有我穿越戈壁/行进的姿势正是一种语言/……”(《穿越戈壁》)。

这是一种勇敢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与自然环境挑战,诗人的灵魂十分真实地袒露在我们面前。这是她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心灵曝光。

而在《向往马鬃山》这首诗中,诗人借用马鬃山这一物象,将自己的主体意识巧妙和谐地融在一起,抒发了诗人所向往的某种心灵境界。如:“每次马鬃山总在云里雾里朦胧/每次马鬃山总远远地扬起/扬起风便立于长长鬃梢/以呐喊的方式出现/……/常在通往马鬃山的路口怅惘/想一个又可爱又勇敢的家伙/……”。

这首诗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就在于诗人把物象、意象、形象三者合为一体,并且语言所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本体意旨,便形成了辐射功能来感染读者。

游牧的生活是飘忽不定的,作为妻子们就只有夜守孤灯,这夜也就无边地空洞起来,思念如酒虫一样撩拨着心底,随沉沉夜色的降临,这酒后的秋凉情景,使她们开始耐心聆听远方的声音:“酒盅仍已斟满/盈盈如眼底的秋凉/……/任盅里闪闪的玛瑙沿食管而下/沉沉夜色已动荡如潮/……/她搓羊毛的形象纯纯地动人/唯有眼底的秋凉/在一眨不眨聆听/远方模糊一片的呼吸”(《乌鞘岭帐篷》)。

这三首诗作,一如三幅泼墨的大写意,为我们绘出了三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使我们置身其内,得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并顿悟了人们的存在价值!

1992年5月11日

诗人简介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

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大地之脐》,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来源:河南文苑2i3n8

相关推荐